QUIET QUITTING 是一個職場現象,並非指悄悄地辭職,而是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拒絕在工作花費過剩的時間和精力,做得僅僅及格不會被解僱就好了。
傳統觀念一直都奉辛勤為美德。成年後就要努力工作,為求在職場向上游,拼搏出成功的事業,是為理想美滿的人生。
不過自從 2019 年爆發新冠病毒後,美國漸漸出現 GREAT RESIGNATION:大辭職潮:縱使失業率仍然處於高水平,解僱情況也常見,很多美國僱員仍然自己選擇辭退工作。理由包括:
-薪金升幅停滯,生活成本不斷上升
-職場發展空間小,晉升機會低
-在家工作的趨勢令僱員看重工作地點或工時的靈活彈性
-工作滿足感低落,甚至不快樂、抑鬱
辭職潮衍生出來的其中一個後續現象,就是 QUIET QUITTING;某程度上有點像躺平,所以我將它翻譯為職場躺平。用廣東話來講:一直以來渲染「做凸」,現在出現了「本份MODE」與之抗衡。它是追求 WORK-LIFE BALANCE 的其中一個體現,在 GEN Z 和千禧世代之間更為普及,在 TIKTOK 上更有不少談論職場躺平的影片爆紅。它是 HUSTLE CULTURE (將時間和精力完全投放在建構自己的事業上的文化現象) 的對立。
疫情以及近年社會氣氛令人們反思生活,更多人認為生命的意義,不一定要有很大的比重放在工作。即使犧牲加薪或晉升,他們也更加想要工作以外的生活空間。另外,他們的印象是,即使努力了也得不到相應的成果,所以為甚麼要賣力賣命?除了 TIKTOK 上成為熱門影片,美國不少電視台也有報導這個現象,當中訪問了不少年紀比較大的企業家,全部都對職場躺平嗤之以鼻大力批評,說這是「懶惰」,這是向「成功說不」。不過,職場躺平後,可能可以「努力生活」?這未必是懶惰而導致的?
最後,其實日本和韓國等貧富懸殊或樓價高企的地區,一早已有類似的現象。和低欲望是同一心態的:不買樓、不買車、不戀愛、不結婚、不生育、低水平消費。至於大陸和香港的話,我不清楚,亦強烈不建議大家這樣做。領導人的方針很明顯:在淘寶搜尋「躺平T恤」,會得到「新青年」、「先進生產者」T恤。前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也在網誌表示「躺平主義」會會窒礙社會的進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