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n-chief 這個名銜,絕非人人都能扛得起,總編輯是代表一本雜誌的靈魂,又等同於一個家族裡的長輩,假若小朋友在街上表現頑皮,外人都只會以一句「沒有家教」評論之,解釋了中國人所言的「養不教 父之過」,還有要以身作則,言教不如身教這些老掉牙的道理。
日前,時裝傳媒巨頭 Condé Nast 旗下的 《Vogue Ukraine》傳出總編輯挪用他人所寫文章的醜聞風波,這個消息於當地社交平台 Telegram channel Kiev Fashion Lovers 傳出,震撼傳媒界,當中披露真相的原文寫道:
「我們本地最主要的一本時裝雜誌的總編輯剛從資料庫中取出一本具十二年歷史的雜誌並挪用兼複製他人的文字,大家真的要考慮清楚這位總編所做的事是否恰當。」
Olga Shushko自2016年起上任《Vogue Ukraine》總編輯一職
抄襲醜聞事件的起源
醜聞於十月底傳出,源自網民發現《VOGUE Ukraine》六月號的 Editor’s Letter (總編的話)將 2006年曾刊登於《Harper’s Bazaar Russia》由設計師Shakhri Amirkhanova 撰寫過的一篇文章大部份內容搬字過紙——白紙黑字證據確鑿也無從抵賴。
Letter by Shahri Amirhanova in 2006
Letter by Olga Sushko in 2018
Olga Shushko 的回應
Shushko 隨即於 Facebook 發文回應醜聞事件,指出自己有時候會「聘請」freelance幫助撰寫 editor’s letter — 這裡所說的包括以上被指是挪用他人文章並刊登於《Vogue Ukraine》六月號的 Editor’s Letter。
《Vogue Ukraine》六月號封面
所謂紙包不住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醜聞不斷蔓延,遭網民不斷起底翻出一篇又一篇挪用他人文字的 Editor’s Letter,確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Editor's Letter by Olga Sushko
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 與 Media Group Ukraine 於星期三宣布 Olga Shushko 將會離任總編一職,品牌將會隨即進行內部調查。這件事一度惹來網民怨聲四起,當地記者 Oleksandr Holubov 形容《Vogue Ukraine》為一個擁有「亮麗奢華封面的黑洞」,更有人以此話題開玩笑說其在Facebook的留言也應該要「找人代筆」。
相信各位愛買雜誌書本的讀者應該跟筆者一樣,最享受閱讀每本書那段 Editor’s Letter,無論是總編、作者還是編輯團隊所寫的,讀畢後往往像認識了編者多一點,距離又拉近了多一點;如今竟然傳出總編輯挪用他人文字複製於 Editor’s Letter 一欄的都市傳說,對讀者,對這本自己有份經營的雜誌來說可算是不負責任,就算封面、內頁照片拍得多麼美,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創作,也枉為自己身上掛着創作人這個名銜和總編的身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