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天才」很大程度來先決自基因。與國際天后姐姐Beyoncé一起在德州休斯頓成長的Solange Knowles,自9歲就開始寫歌。有人愛Beyoncé 張狂有力的party style,妹妹Solange卻以極簡細膩製作著稱,最近,Solange 籌備已久的新專輯《When I Get Home》釋出,顛覆樂壇格局。i-D的春季亦獨具慧眼地邀請他來拍攝封面,攝影師的選擇是大師Tim Walker,畫面獵奇且創新。
id Magazine, 攝自Tim Walker
id Magazine, 攝自Tim Walker
id Magazine, 攝自Tim Walker
id Magazine, 攝自Tim Walker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你可知道,Solange Knowles 出生之日,正是被占星師們稱為神奇分界的日子(Cusp of Magic)——巨蟹與雙子交接之日。不無道理,她總帶來的驚喜,充滿美感且略帶神秘。
從《A Seat at the Table》到《When I Get Home》,Solange開闊了自己的領域,她稍與姊姊Beyoncé不同,Solange在保留黑人音樂核心的前提下摒棄了張牙舞爪的風格,作品帶著閱讀氛圍的簡約美學貫穿始終,提升專輯連貫性,亦提供了或幽默或詩意的嚼頭,她以「基本款」編排碰撞出大膽的色彩。
《When I Get Home》弱化歌詞的力量,以迷人曲調寄情。
她歌中探索和記錄了黑人的生活。在她著作之中《A Seat at the Table》專輯中,她以舒緩的節奏營造90年代早期的嘻哈氛圍,專輯中的《Almeda》更讓我們回想起了黑頭髮黑皮膚的美,歌中唱道“Black faith still can’t be washed away.” 雖然專輯頻繁提及有關黑人的身份,但卻沒喧賓奪主之意。
《A Seat at the Table》Solange Knowles
《When I Get Home》Solange Knowles
相較於《A Seat at the Table》,Solange這次的《When I Get Home》繼續從簡,但卻弱化歌詞的力度,減去響亮的口號,但同時在很多方面施下亮點:多了顯性的配樂輔助,多了隱晦的符號。全碟瀰漫做舊的未來感,有人說過於冰冷,但筆者卻覺有種在太空中的漂浮感。歌詞變得不是重點所在,曲調本身就足夠迷人。
Solange 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作曲才華。而《A Seat at the Table》可以說是為我們提供了冥想的音樂呢。
《A Seat At The Table》是一篇作文、一部論文,也是一段治癒的經歷,但我不能要求全世界都來解答我想要的答案,我只要活在其中就好。
Artist
Solange Knowle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