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還沒有性徵的小時侯,「粉紅色」和「藍色」彷似就代表了我們是男或是女。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建立這個無形的觀念?這亦是韓國攝影師 Jeongmee Yoon 想探討的東西。於是,他用了14年去拍攝這個The Pink and Blue Projects,紀錄不同族群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對顏色的理解和變化。
The Pink and Blue Projects其實靈感一開始是來自JeongMee的女兒發起的。因為她女兒非常愛粉紅色,只想穿粉紅色衣服,玩粉紅色玩具。Jeongmee 發現,在美國、韓國和其他地區,絕大多數女孩都喜愛粉色的服飾和玩具,這種現象無關文化背景,更似是個世界上的不明文約章。從那以後,便開始引起JeongMee對顏色的反思。
Project分為三節,拍攝了兒童時期後,再次重訪拍攝他們的青少年時期和成年期。這個看似無聊的Project因為長時間的認真拍攝而變得有趣,甚至具有社會哲性。
原來顏色帶來的性別認同是由這個資本主義社會文化所建構的?
從本質上講,粉紅和藍色探討了性別認同是如何形成的?性別定形化的產品如何從人的幼年時期開始灌輸,又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這不止有關性別認同的議題,更有關消費主義全球化、新資本主義等關係。無處不在的廣告,風靡全球的barbie、melody、Hello Kitty 已經形成了女童時尚潮流,女孩子有意無意地被培養為穿著粉色以突顯女性性徵的生物。男孩就配以運動,機械,火車和機器人。
然而,經過長時間的拍攝,兒童從前那份對顏色的的堅持卻起了變化。
JeongMee重訪的孩子所喜歡的東西隨著成熟而變化,更可以看到社會發展的不同方式,JeongMee說:「就像現在手提電話變成為主要玩具一樣,這也影響我們與色彩的關係。又例如在後二十世紀的韓國,紅色與共產主義有所相關,所以在日常服裝上很少見到。然而,在2002年世界杯期間,紅色又從禁忌變成了一種驕傲的顏色,再次受到青睞。」
顏色符號是如此強烈和具話語功能,它告知我們情緒,觸發某些感覺,也可以確定我們的偏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性別流動性變得強了,在未來,「粉紅與藍」的地位會不會像我們兒童時期一樣那樣強烈有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