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要默成語而認識「物極必反」一詞,以往的覺得自己與此狀況依舊有段距離。然而,最近的整個社會狀況,使我驚覺原來「物極必反」已到達一線之差的距離,對於社會上的荒誕之事,人們扭曲的思維,滿口的歪理,蒙蔽的眼睛和良心,戀人之間的關係也被社會擺上「砧板」時,想起了這部黑色幽默電影《The Lobster (港譯:單身動物園)》。
《 The Lobster (港譯:單身動物園) 》於2015年上映,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故事前設在一個理想的烏托邦國度,所有人都必須有伴侶,否則將被安排到一所「脫單」的「配對酒店」,於45天內尋找一生伴侶。如未能如期內完成,失敗者將被變成生前選擇希望變成的動物繼續生活。男主角David與結婚12年的妻子離婚後被安排至「配對酒店」,並需要在45天內再次找到共渡一生的伴侶。最諷刺的是他在入住時帶着一隻牧羊犬,那牧羊犬其實是在配對中失敗David的哥哥。
若最終獨自一人,你有否想過希望成為什麼動物?
David的答案是龍蝦,他解釋:「龍蝦不僅長壽可活到100歲、像貴族一樣是藍血、即使老了性能力還不會退化。我非常喜歡大海。 從少年時滑水和游泳的表現也很好。」。外界的影評對「龍蝦」的暗喻推得更廣,牠是肉食性動物,偶有吃同類的情況,獨來獨往。而深海龍蝦是失明的,雖看不到清晰的圖像,但卻能在夜間感受到對方的舉動。「龍蝦」彷彿就是一個可逃離這個「必須成雙成對」和「只可是冷酷無情的單獨個體」的社會標準當中的灰色地帶。
我們總覺得單身很可憐,但這種想法是來自他人還是純粹出於自我?
一言驚醒夢中人,結婚關係與人其實存在着多少直接的關係? 電影中David多翻努力跟隨遊戲規則在配對酒店尋終生伴侶卻惹來殺身之禍,在居住的過程中得知森林中有一隊「只許單身」的族群並加入他們,可悲的由一個極端轉投另一個極端。David在「只許單身」的族群認識了Rachel,二人因彼此都是近視而認識和相愛卻被族群領袖發現,並設局將Rachel弄盲。彷彿告訴着觀眾,戀人必要有共通點才能成對的觀念,但當其中一方的共通點被剔除,我們還能愛吧?
對面Rachel已盲是個事實,而David也要面對犧牲的決擇就是親手弄盲自己。在鏡前的David滿口擦手紙,刀尖已在眼前,但最終如何? 導演也留下一個懸念,直跳Rachel在餐廳等候的畫面,繼續為這荒誕的社會留下一個空格,由我們來填充。
我們喜歡把現實的情況推向極端,揭示它們背後的荒謬。
承接文章開初所說的「物極必反」,大概就是電影中的世界觀吧!這電影有很多細節的暗喻,如:開初David被問到性取向,他下意識地答了女性,再問有雙性戀(Bisexual)的選項嗎?護士告訴他沒有,此選項已不再可用,David冷笑了一下。彷彿揭示着大眾對關係的概念必須為一男一女,同性是不允許的。面對這極端的社會,大眾必遵從多數的價值觀時,我們該立於何處? 面對扭曲的感情觀,兩人必成夫妻才是愛? 但這種虛構的荒誕的社會與我們現實社會是否有幾分相似? 人出生已是獨立的個體,人的貪婪,人的舉動的最終得益者也許都是自己。細心一想,對底作為人出生的使命是甚麼呢?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又實屬真假呢? 這週末推薦大家看《The Lobster (港譯:單身動物園)》,反思一下人在社會中我們該當何處。
在沒感覺的時候假裝有,比起在有感覺的時候假裝沒有,更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