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臉部特效濾鏡近年成了一股無法抵擋的潮流,不論在趣味性、互動性及圖片美化功能,均比上一代的美顏濾鏡更進步。而隨着特效濾鏡應用普及化,同時亦衍生岀人們對「美」不斷轉換的準則,及自我價值的認知的反思。
若你對INSTAGRAM上的臉部特效濾鏡有所留意,相信也會見過名為「PLASTICA」的特效濾鏡,這款能瞬間將臉部變形為AMANDA LEPORE的濾鏡,在短短一個內月積累了超過1億7千萬次下載,而設計者TERESA FOGOLARI亦吸引了運動品牌ADIDAS、時尚設計師HAR RIS REED、饒舌歌手RICO NASTY及DJ CALVIN HARRIS合作,成功於創作界嶄露頭角。為此《MING’S》邀約了AR及3D特效設計師TERESA FOGOLARI,討論關於虛擬文化的突破及可能性,解構這股急速冒起的流行文化。
你從何獲取創作靈感?
靈感多數來自小時候的回憶片段、文化、視覺及感覺。我也在INSTAGRAM和PINTEREST收集了不同風格的圖騰,當中靈感來自例如一些電影、相片、化妝甚至一些奢侈品。
透過創作了一系列AR臉部特效濾鏡,你想向新世代傳達什麼信息?
我覺得AR臉部特效濾鏡非常有趣,人們都能輕易接觸得到,而且使用方法並不困難。但說實話,欣賞我的作品並不只有年輕世代,過去有一位女士在她60歲時,才開始欣賞我的創作,可能是我的作品對於年輕一輩來說有點複雜。
愈來愈多品牌以ARFILTERS作宣傳媒體,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AR技術比起傳統的印刷設計或實體創作,設計更多元化、有趣及更容易接觸大眾市場。因為是虛擬的,所以於創作方面可以更大膽及更天馬行空一點。
「虛擬美學」冒起,可否視為固有的美學概念,已無法滿足新世代的需求?
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當為設計進行資料搜集時,常常留意到不少AR/3D設計師嘗試加入傳統的審美元素。因此我並不覺得傳統設計需要被取代,反之新技術能成為推廣傳統設計的其中一種方法。
這種以人工合成的虛擬美學是否定義時尚新標準?
其實現時已經有不少輿論,但就和一般潮流無異,它總會發展成另一種東西。我已經接觸過不少實體拍攝加入3D背景,所有技術和推廣手法都和時間一起向前走。
你認為CGI或AR FILTERS是一場限時的「虛擬整容」嗎?
我覺得對於虛擬整容的議論是社交媒體的一種自我表現及媒體政策分析,也就是說在大數據的演算下,我們看到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密的挑選。媒體會對於用家的日常瀏覽再出分析並對他們推薦更多同類型的相關貼文,因此不能輕易的說AR FILTERS是引致人們想整容,或以此滿足改變自己外貌的慾望。當然要探討這話題實在需要更多分析理解及研究才能真正明白箇中原理。
對於「擴增實境」成了當代流行文化,你有何想法?
CGI技術最初是由流行文化自行推廣出來的,所以我們接觸到的創作元素其實早已存在過。例如,整容技術不是由拍攝濾鏡衍生出來的, 反而是倒轉過來,這種濾鏡是參考修容效果而產生。當然擴增實境有它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就算這技術被禁制,所有設計的循環是不會被改變的。
作為一位AR & CGI DESIGNER來說,在未來表達時尚的方法是什麼?
個人認為,使用這技術就是要打破舊有的設計框框,若然決定了要採用這新的設計技術,就應該對於構思整個創作比舊式思想更開放及大膽。
「虛擬美學」會否取代傳統的宣傳模式?
這只會是暫時性,新技術是用於與大眾溝通,這是其中一種推廣手法。印刷雜誌、廣告板及大型電子屏幕廣告,這些比較傳統的技術不會被丟棄的。而新的設計技術只是為輔助及引導大眾去接觸這些傳統作品而存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