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有關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的新聞屢見不鮮,由Supreme的炒作聯名及抄襲新聞,到登上New York Post頭版及與Samsung的「合作」,Supreme由一個滑板品牌進化成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性品牌。對於某一部份人而言,Supreme就是「潮」;但對於真正熱愛時裝的人而言,我相信大部分時裝人心底內都將Supreme與壞品味劃上等號,對這個品牌嗤之以鼻。然而,現在的Supreme好像無處不在,打開新聞和Instagram都會看見它的出現。對於現時曝光率極高的Supreme,筆者不禁要說一句:「拜託!在2019年我不想再在任何時尚媒體上看到有關Supreme的新聞出現了!」
首先,Supreme現在還「算」是滑板品牌嗎?
創立於1994年的Supreme本來是個以滑板街頭文化品牌起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澱,才演變成你們現今看到的龍頭街牌。現在一談到Supreme,就會馬上聯想起box logo、一堆聯乘及話題性產品而不是品牌的「板仔」形象。
著名滑板雜誌《THRASHER》主編Jake Phelps就曾表示不希望自家出品的T-shirt被不了解滑板文化的消費者穿著,這是滑板品牌應有的態度。
可是Supreme就正正相反—高曝光率、飢餓行銷、話題性令品牌產品變得稀有,而且品牌產品均不是以滑板為設計主題,顯然地,Supreme現在的定位只是街頭潮流品牌。
supreme skate team 1994
從跟Louis Vuitton聯乘開始就對這個品牌反感了
還記得”Supreme is MY Louis Vuitton”的合作嗎?其實雙方的合作除了是代表著street fashion正式入侵high fashion外,更意味著話題性的重要。Louis Vuitton代表著高端奢侈的品味,對於走飢餓行銷及話題性的Supreme而言,這次聯乘除了炫富外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高昂的價格更違背了Supreme一向貼近街頭品牌的定價方式,這次合作的設計及購買的方式顯示出Supreme已經是一個以消費主義品牌。
自這次聯乘後,你有否發覺Supreme的曝光率比起以往更高?對於某部份負擔不起奢侈的品牌的人而言「Supreme就等於他們的Louis Vuitton!」在他們心目中,買到了Supreme就等於買到Louis Vuitton,導致購買Supreme的客戶不斷大眾化以及消費者越來越廣,於是繼而有很多品牌如Lacoste和Rimowa這類有一定份量的品牌願意跟Supreme聯名,為的是話題和關注,而此舉大大影響了近年的時尚圈,致使受到更多高端品牌走向街頭,而另一方面更是導致越來越多本來不會報導Supreme新聞的時尚媒體也為了滿足大眾需求而報導有關的Supreme新聞。
為甚麼Supreme不值得被報導?
正如本文開首提及,Supreme「本來」是個滑板品牌,而現在滑滑板的人不會穿Supreme,穿Supreme的人不會滑滑板,而筆者在這裏也很想補充一點—其實Supreme創辨人James Jebbia也不怎麼會滑滑板。
而且《Tokion magazine》雜誌編輯W. David Marx曾為此還開過一個玩笑表示「James是不穿潮牌出門的,他都穿Prada。」這情況就像販毒者自己不會吸食毒品一樣,更能突顯這個品牌由內至外都是一個吸著Hypebeast血的劣質品牌。
James Jebbia
也許你會反駁Supreme會定期與不同的藝術家、媒體、以及品牌合作,讓更多人認識他們。Supreme的確有提拔很多不同的品牌及藝術家,但他們的消費者真的會因爲Supreme跟他們合作後去了解他們嗎?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而Supreme最讓人不屑的地方就在於品牌的炒作行為,在筆者眼中,每次Supreme跟不同的藝術家、媒體、以及品牌合作都是為了引起話題及關注度,看看Supreme跟Rimowa的合作便清楚了吧!況且,真正喜歡滑板文化的品牌是不會想有這麼高的曝光率,你看看Gosha Rubchinskiy,他寧願關掉如日方中的同名品牌去專注經營小眾的PACCBET就可得知真正喜歡滑板文化的人是怎麼樣的。在現今這個情況看來,Supreme已經變質了。
在Paccbet的lookbook中,真的能表現出青年與滑板文化的味道
對於一個失去本來文化,而只懂利用話題和消費主義來賺錢的品牌,真的值得我們這些時尚媒體去報導嗎?時尚媒體應該是在有意思和營養的新聞,與讀者的喜好之間找一個平衡,從而產生出能正確而不會誤導讀者的報導。然而,在現今令Supreme過度曝光的情況下,就令時尚媒體的質素每況愈下,打個比喻,本來是報導小品、用心製作又或者是米芝蓮星級餐廳的飲食雜誌,現在卻為了大眾注意而報導喜茶和老虎堂這類不怎麼有內涵的奶茶店,有失媒體雜誌本來應有的地位——作為媒體該讓讀者吸收的是有意思和營養的報導同時杜絕不該出現的事物,但求大家都不要為了虛無的東西而讓劣質的品牌和風氣繼續盛行,維繫我們媒體最後的尊嚴,共勉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