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宅」在2004被列為上海文化遺產,坐落於上海市靜安區,為清末民初中國企業家,被譽為「麵粉大王」的榮宗敬於 1918 年購入的家宅,堪稱是上海最為高雅的花園洋房之一。見證上海近百年的變遷,隨年月洗禮,榮宅在百年間漸顯荒蕪,多年來 未有大力整修,縱然有壯觀的外形,屋內盡是老舊痕迹。Miuccia Prada 與丈夫 Patrizio Bertelli一直鍾情中國的美學遺產,早於 2011 年就與修繕專家建築師Roberto Baciocchi 啟動了榮宅的復修項目,經歷了六年,由意大利和中國專家工匠團隊合作進行的復修工程,忠於其低調細緻的美學,榮宅終重現其原貌,Prada 更將榮宅向公眾開放,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亦希望大眾能從中感受品牌對細節與手工藝的極致追求。
為了讓榮宅重獲新生,品牌採用了在修復米蘭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和Palazzo Ca’Corner della Regina時積累的專業技術,確保每個細節和每項操作都精益求精,並通過與中國學者和工匠共事,展開真正跨文化的合作。
創造非時尚的時尚
「對世界,社會和文化的細微觀察和強烈好奇心,是 Prada 的創造力和現代性的根基。 它推動着 Prada 超越精品店和展廳的物理限制,與看似遙遠的不同世界展開互動,以全新的方式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時尚,一種近乎非時尚的時尚。」Miuccia Prada 與 Patrizio Bertelli 說。 Prada 長期以來從各個藝術領域汲取靈感,建築是其中重要的類別,深深影響着品牌的發展,更全然投身於當代建築實驗與歷史遺蹟保護事業之中。「品牌一直在尋找機會將自身對建築與藝術的探索延伸至中國,因此促成了榮宅項目,彰顯我們傳承中國文化,展開中歐對話的持久決心。」Miuccia Prada 道出榮宅的由來。為了讓榮宅再現活力,確 保修復過程對細節的關注和對操作的講究能與其聞名於世的產品製作保持同樣的水準,品牌特意邀請來自意大利阿雷佐的建築師 Roberto Baciocchi主 管 建 築 結 構 的 修 復。 同時,另有一支意大利工匠小組專注於修復 散佈於宅邸各處的不同材料和裝飾,其中包括負責彩繪玻璃的 Franco Dall’Ara、負責木材、負責陶瓷的 Ceramiche Giotto、負責磚瓦的 Attivisssimo、負責金屬和吊燈的 Stefano Ricci / Micromet Srl,以及負責其他金屬的 MCM 等……榮宅充滿折衷主義的裝飾風格帶有鮮明的歐洲古典主義影響,最初為一名德國在滬人員所建,有見及此,品牌尊重宅邸採用西式結構建造的歷史,在修復中引入歐洲匠藝的做法。
榮宅中每一層均可見到精美的彩繪玻璃,彩繪玻璃專家Franco Dall’Ara負責各種彩繪玻璃窗戶、天窗以及面板的修復,他找到了一種年代相近的玻璃,當時用於1940年代德國生產的教堂彩窗。
延續生命力
「我們謹慎地回望過去,同時創造新意。為了讓這幢宅邸重獲新生,我們採用了在修復米蘭伊曼紐爾二世長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和威尼斯王后宮(Palazzo Ca’Corner della Regina)時積累的專業技術,確保每個細節和每項操作都精益求精,並通過與中國學者和工匠共事,展開真正跨文化的合作。我們堅定守護宅邸低調細緻的美學,故無意打造奢華形象,心懷敬意地對待原有材料和技術。整體而言,Prada 的榮宅空間沒有配備家具。 我們將在此策劃各類展覽,展示和其他交流形式,交大眾進行互動,這些活動將得到Prada基金會和公司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上海會給 Parda 榮宅帶來什麼, 以使它進一步融入城市豐富的文化生活。」Miuccia Prada說。2003年,上海靜安區政府將一塊寫有「榮宗敬故居」的銅牌掛於宅邸之外,以表彰榮宗敬一生對國家工業的貢獻;2005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宅邸為「優秀歷史建築」。在 Prada 取得使用權後,榮宅的內部結構和華麗裝飾耗費了大量人力進行極其繁瑣的清潔、修 繕、保護、甚至復刻工作,修繕工程要求對原有材料和原有技術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周密的呵護,意味着工匠小組需要模仿前人的手法進行復修。至於嚴重損毀的部分,如宴會大廳的巨型彩繪玻璃天窗,在修復後則讓榮家後代倍感驚喜;經過六年的修繕,榮宅將重新與現代接軌,成為上海地標之一。Prada 更計劃舉行不同展覽、活動、節目及其他文化交流形式,延續榮宗敬年代的生命力;某種程度上,Prada 榮宅項目恰如榮宗敬其人,堅守着「承前人之恩澤,庇後輩以福祉」的信條。
由於木質表面被塗料遮蓋,讓原始柚木的色調和紋理不再清晰,修復工匠Giovanni Rossi及其團隊去除層層塗料,發現了早期修葺中使用的效果不協調的膠合板,他們先用砂紙手工磨光木材表面,塗上蟲膠,再擦以多層蜂蠟,令木材呈現細膩醇厚的外觀和質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