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許我把 2017 年的討論帶到 2018 年;還記得上周與同行在聊本地傳媒狀況,同行指出本地傳媒的報道取向缺乏時代精神,以致紙本魅力一去不反;回望外地獨立傳媒百花齊放,一次與台灣自媒體的要員午餐,他們問我,香港有哪些時裝自媒體的例子嗎?聽罷面有難色地說了聲「暫時沒有。」
誰不知 2018 年各個專頁、網媒、平台卻在開年號帶來驚喜,印象最深刻的(雖然不是百分百時裝)則是本地網上雜誌 Point。
Point 由五位年輕之士組成,至今成立了3年,主力以香港日常、實驗性的攝影、融入各種東方元素作為每月封面故事的主打。是次的封面故事的影像十分吸引,收集了本地各大連鎖店的膠袋,縫紉成一個巨大的背心膠袋,驟眼看如一條加大碼的裙子,同時請來本地模特兒在這些店鋪的門口拍下硬照,連服飾上的Styling都考慮到連鎖店Logo的顏色組合,百分百香港製造,給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地攝影師Ip Siu:想把這輯照片留給20年後的香港人
回想起當時彈丸之地的香港,還未有膠袋出現時,家母到雜貨店添置日用品,很多時只得一條尼龍繩包束就了事…隨後出現了哪些外國劇集常見的無手挽紙袋,最後膠袋成為了主要的購物附屬品; 就像張愛玲《更衣記》中說過的「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若然每樣在港發售的貨品,每一口我們吞下的食物,都反映了地區政治;那麼膠袋,就是這些貨品的時裝,見證着時代轉變。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自從膠袋徵稅後,不少連鎖店均轉用沒有 logo 的膠袋。有見及此,Point 向收集舊物的賣家購入了那些舊膠袋,繼而設計紙樣,聘請師傅縫紉成一個巨型膠袋;猶如把人比喻成貨品,住在膠袋內。
問到Point 何解會有是次攝影的靈感來源,誰不知又是典型的香港工作案例。「當時打算繼續 Set design ﹙道具/佈景設計﹚ 的方針,但由於時間問題,未趕及在封面故事面世前完成。當還未有固定方向時,我們路經一所萬寧,就忽發其想,『不如在這些連鎖店前拍照?這樣也很香港啊!』……;靈活的思維,捉到鹿就脫角,最後加入了多種香港日常元素,如膠袋、膠手套等等的物品,完成了是次拍攝。
訪談途中,攝影師 Ip Siu 說「想把這輯照片留給20年後的香港人」;原來是Point在收集舊膠袋時發現,各人認為膠袋太微不足道了,以致香港收集連鎖店膠袋的人少之有少;但是物品價值與歷史回憶不成正比,所以 Ip Siu 希望把照片留給 20 年後的香港人,告訴他們、提醒他們,「香港曾經是這樣的!」
聽罷整個拍攝故事,不禁重燃了一種紀念香港每分每刻的概念。難得一所沒有廣告、不受商業條件限制的平台,依然堅持為香港留下一些影像好讓後人作個參考,那好歹是本地以錢行先、金融炒賣上車投資的血腥氣氛下,出於污泥的一道清泉。在亂世中堅持己見,說到底,人性光輝往往比商業數字收入來得動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