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界的 KOL?
最能服眾的應是設計師吧?
現時的潮流定義愈來愈 vague(模糊)。在同一個街拍平台上,類似的設計出現超過三次,就稱作潮流。但那個 scope 其實只限在時裝周的參與者,雖可美其名為時裝 Trend Setters 的集中點,但卻不能否認,此等報道或許是個「小圈子」的孤芳自賞,圍爐取暖之舉而已。
或許如此,時裝媒體便被視為離地、與大眾毫不相干的小玩意。若要談到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大眾潮流」,相信非當時「鬼掩眼」地買的一對 Stan Smith 莫屬了。
潮流的影響力能夠很大,大得當時不知何解,總之朝思暮想要有一雙 Stan Smith。情況就如現在的男士們都想擁有一對 yeezy,或當時的 Air Jordan,今天在街上重遇都有種時間的距離感。
若然潮流未能如潮起潮落般活潑流動,都恍如愧對了這個字詞的根本意義。
當時買下的一雙 Stan Smith,筆者對始作潮流者—— Céline 的創作總監 Phoebe Philo 毫不認識。但是,那個年代的 Phoebe Philo,在 Céline 打造了劃時代的 working mama 與 effortless chic衣櫥,贋品可謂周街都係。即使識貨者認得這些膺品的前世今生,身上都不願披上這些「致敬」的出品。遺憾是 Céline 的服飾絕不便宜,若然想一嘗此等造型,Céline 出品的 Slip-on 至少也要 4 千大元。
「想買不能買」是時裝編輯如月事般「老是常出現」的煩腦,不能買,倒不如仿效 Phoebe Philo 的謝幕造型,她本身已是個工作媽媽,完騷後腳踩一對 Stan Smith,配一身冷衫西褲。女強人、獨立女性、工作媽媽……自此有了藍本,叫 Stan Smith 在街拍上再次嶄露頭角,從而傳遞至大眾,買不起Luggage都能買入一雙 Stan Smith。小圈子?最終能成大器。
故此,街拍的報道沒有意義嗎?某程度上,它能夠是一種預知大眾潮流的報道,是一名先知,只是未必「包生仔」而已。
時裝品牌的設計師向來位於潮流金字塔的頂端,創作的服飾能影響中價品牌、快速時裝與潮流的終點站——花園街。但是,作為時裝界的 KOL,最能服眾的本領是他們的 finale look(謝幕)都能牽起另一波潮流。筆者認為最近的例子,便是 Alessandro Michele 在 Gucci 秋冬 2017 時的 New York Yankees 帽子了。
Gucci 最熱賣的單品,除了是更換主將後首季的 loafer slippers,便是這件頑皮的破爛二手 T-Shirt。
頭上那頂 New York Yankees 帽子繡上 Gucci 別注的蝴蝶布章,就算不能買,都能買入一頂 Basic的 New York Yankees 滿足一下 Gucci Boy/ Girls 的幻想。這項單品與 Hip Hop 的音樂文化不離不棄。
筆者在紐約機場就買了一頂跟這頂一模一樣的帽子,美金 $30 元而已
New York Yankees 帽子其實不是任何新鮮事。原本大熱的款式,帽舌平而闊,頭圍不能調校。
除了設計師牽起的潮流,其實設計師的打扮是時裝人的真實寫照(或示範?)。例如是本地的時裝品牌從業員,打扮與以下一眾的設計師無別。以一身素黑,配以漂亮的鞋履、配飾為亮點。
Victoria Beckham 的打扮向來是有姿勢有實際,Pencil Skirt 配針織上衣時至今日依然是一條女士上班的方程式。
Stella McCartney 的尖頭高跟鞋是女士們點石成金的良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