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WD》女裝日報報導,自2016年起多位潛在買家現在與 Lanvin 洽談收購,但據悉屬於中東國家卡達皇室下的 Mayhoola集團 (擁有Valentino和Balmain等名牌) 因為 Lanvin 老闆王效蘭女士出價太高而無法達成協議。

Lanvin 老闆王效蘭與 Alber Elbaz
當然,如果生意好,沒有人想賣會生金蛋的鵝。自從王效蘭與將 Lanvin 起死回生的 Alber Elbaz 反目之後,Lanvin的銷售成績一落千丈。繼任的不論是走高貴女性化路線的 Bouchra Jarrar,還是邁向大眾商業化的 Olivier Lapidus,顧客都並不賣帳,甚至評價亦不怎麼樣。最終,品牌失去吸引力令它出現財政危機。Kering 和 Michael Kors 曾經有意注資收購 Lanvin ,可是都因為代價太高而告吹收場。

Alber Elbaz 的 Lanvin 作品令人難以忘懷,影響了後繼者的評價。
電影界有所謂作者論(auteur)的爭論,即是集體創作的電影到底有多大程度上受到導演意志影響。在時裝界也一樣,有些情況,品牌舵手只是一個明星,設計團隊和裁縫師傅才是核心;但更多的情況是,創作總監是品牌靈魂,風格路向、設計方案、品牌包裝、乃至一張卡紙、紙上用的字體都由他/她決定。Alber Elbaz 與 Lanvin 曾起過神奇的化學作用,設計師和創辦人意念也能水乳交融。可惜Elbaz 再不想回到 Lanvin了,王效蘭急求放售似乎也對品牌死心。我們就將 Lanvin 和 Elbaz 最美好的年代記在腦海吧。

Bouchra Jarrar本身設計不差,但與 Lanvin 沒有化學效果。

Olivier Lapidus 的商業化風格亦無法吸引舊客。常常改變風格更影響品牌形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