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裝設計師Misha Nonoo在Business of Fashion網站發表評論,詰問在社交媒體冒升和製衣科技進步的夾擊之下,運用大量人力物力的國際時裝周的發布機制是否已經過時呢?
Chanel 2018 S/S Runway
Nonoo在文章中指出由於生產周期由數月縮短至幾天,同時不少設計師和品牌已不再需要經過百貨公司等渠道,可以自行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她稱之為disintermediation),因此提早半年以上的時裝周對訂貨已經無太大意義(甚至因此能夠更切合天氣時節地把貨品上架,減少不必要的折扣和浪費);另一方面,隨著時交媒體影響力日增,品牌不必為了製造奇觀,花費數以百萬美元在時裝表演上作宣傳。其實類似的討論之前已經出現不少,see-now-buy-now(即看即買)的策略愈來愈多品牌嘗試採用,天橋表演以外亦可以透過愈來愈多網上形式發布新作。作者甚至認為KOL的作用甚至已經比傳統媒體重要,他們才是最佳的宣傳中介。
然而,作者只從獨立設計師的營商角度出發,忽略了時裝周的文化和經濟的價值。今時今日,時裝周已經不單是本地時尚產業與世界營商網絡之間的橋樑,更是蘊藏無限旅遊商機的盛事,以及一個城市建立文化品牌的關鍵裝備。根據FashionUnited UK網站報道,2016年商旅收入最高的時裝周分別是紐約(5.4億歐羅)、倫敦(2.78億歐羅)和馬德里(1.45億歐羅),東京緊隨其後(9,300萬歐羅),而上海已經在第5位(9,050萬歐羅)。而巴黎和米蘭分別排在第12(6,450萬歐羅))和13位(6,400萬歐羅),首爾在15位(5,100萬歐羅),而香港則在18位(2,600萬歐羅)。
Chanel 不惜工本地打造每次的時裝騷,令世界各地的 Chanel 顧客與有榮焉(即使買一管口紅的也好),這就是時裝工業和人類虛榮心的運作機制。
此外,對大眾而言,時裝周似乎意義不大,更像是屬於業內精英的小圈子遊戲。即使在全球化年代,時裝周似乎像是明星名人的畀面派對,多於民眾關注的事件。但是這依然無損時裝周的象徵意義。雖然互聯網使全世界可以同步收看時裝周發布,令更多人認識時尚,但這同時也令有機會親身參與時裝周的人顯得更具aura(靈光)。就像是古代的宗教儀式(ritual),觀看四大時裝周(尤其是巴黎),如同崇拜,如果它消失了,到時KOL的Instagram還有什麼可以拍?(至於Ig對時裝設計的影響孰好孰壞又是另一回事)
名人紅星參加時裝周,形成另一道時尚風景,建構時尚光環。
時裝周一直以來都有to see and to be seen的習俗和規則,加上科網社媒的催化(直播文化令受眾倍增),往後似乎只會愈來愈厲害。更多人因此接觸時尚,使之繼續成為人類文明的最重要現象之一。試幻想,如果有一天,再沒有像Chanel、Dior、Thom Browne那樣天馬行空、不惜工本的時裝表演,再沒有長達一個月的時裝周馬拉松,時裝世界還有那麼引人入勝、影響無遠弗屆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