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凌自互聯網出現便頻頻發生,情況亦因社交媒體的出現而漸趨嚴重,「haters」文化也洶湧如潮。在2016年,Facebook宣布設立全新安全及防止欺凌中心,並教導用戶改善分享設定,支援用戶處理欺凌事件。而在上星期,擁有超過 10 億的活躍用戶的Instagram,推出兩項全新功能防止並希望改善平台上的網絡欺凌現象。最近亦有一項新開創性研究,將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與抑鬱症聯繫起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該項研究名為《青春期間螢幕使用時間與抑鬱症的關係》由JAMA Pediatrics雜誌刊登,並指出患上抑鬱症的病人漸趨年輕化。研究以新的方向出發,從青少年日常社交媒體使用量著手,四年內對加拿大的3,826名高中生進行調查。研究人員發現每常青少年是在使用社交媒體或互聯網和看電視,這些螢幕使用時間,都會加劇青少年的寂寞,悲傷等抑鬱症狀。情況令人擔憂之餘,在接受調查的青少年中,女孩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青年更會表現較嚴重的抑鬱症狀。另外,研究也提及如: 接觸電視宣傳理想化的身材會導致青年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大的不滿,將自己與社交媒體上的其他人作互想比導致自尊心降低等情況。
Increased screen time, #socialmedia, television, video gaming and computer use,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severe #depression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https://t.co/jeiBTHTYVw
— JAMA Pediatrics (@JAMAPediatrics) 2019年7月15日
雖然研發並不是單一針對着Instagram進行,但Instagram卻是讓青少年分享生活點滴的社交平台,而是次防止欺凌活動的功能分為「 留言警告 (Comment Warning) 」和 「 限制/約束 (Restrict) 」功能。
留言警告 (Comment Warning)
「 留言警告 (Comment Warning) 」功能是當Instagram用戶向其他用戶發佈含惡意或攻擊性的內容時,留言警告 (Comment Warning)便會彈出並詢問用戶「你確定要發布這留言嗎?」的字句,提醒用戶外亦設「撤銷 (Undo) 」的按鈕,讓用戶快速撤回留言之餘,也提醒用戶該「三思而後行」。
限制/約束 (Restrict)
「 限制/約束 (Restrict) 」功能是限用戶與指定用戶之間的接觸,「被限制用戶」對用戶的標記和留言,將會被隱藏只有用戶能看見並有「允許」或「刪除」其留言的權利。對於「被限制用戶」的私訊將會放至「訊息請求欄」,用反閱讀後也不會顯示「已讀」。
在給一個讚好或留言之前,我們都該思考其背後對他人的影響或意義。社交媒體能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科技的進步也使互聯網可透過手機伴隨我們的生活。與其長期活在那只有幾吋的手機觀看整個世界,倒不如以肉眼好好看一下這個世界。此刻的你可打開手機的設定,看看自己的「 螢幕使用時間 (Screen Time) 」,從今天開始逐漸減少不必要觀看手機螢幕的時間,藉著此週未好好享受一下。我說人生最難的課題溝通,正負的說話總撲面而來,但作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我們有選擇不看不聽的權利,又或者以另一角度去宏觀看整件事情。也許人生苦短,正經歷情緒低谷的你,送上我十分喜歡的心理學家的一句說話能帶給一點力量。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你」,那是對方的課題。重要的不是天生擁有什麼,而是如何活用擁有的東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