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之下的蘇聯,似乎與「時尚」二字絲毫沾不上邊。蘇俄官方出版的女性雜誌《RABOTNITSA》,往往描繪著穿著樸素的勞動婦女,像雄糾糾的男性般持著農具或旗幟,只有一抹象徵革命的紅色最為鮮明,包頭巾可能已是唯一的飾品。然而,你又怎能揣測統治者複雜的心意?
看到絲綢蜿蜒而泛起的光澤、雪紡如蟬翼輕覆肌膚,追逐美好事物的瞳孔自然會放大,無論是和平盛世,還是充滿暗湧的時代,你都不能否定人性如此。史太林(JOSEPH STALIN)登台之後,深明時裝影響人心的力量,把它當成政治宣傳工具。儘管當時已有不少藝術家致力設計性別模糊、方便實用的服飾,但另一邊廂,還有一群資產階級—— “NEPmen” 不願捨棄奢華的生活,女士日夜披掛低腰裙、皮草與鑽飾、頭戴西式時髦的鐘形帽,踩著高跟鞋姿勢優雅地步出汽車,在空中留下浮盪的香水味。既然無法剷除這些資本家的「陋習」,乾脆借助華衣美服來馴服人心,並向外界展示蘇聯人民活力蓬勃的一面吧。於是在 1935 年,史太林在莫斯科開設了時裝品牌 DOM MODELEI,想為「摩登女性」的形象創立楷模。
這位以冷酷無情見稱的獨裁者,插手起時尚來竟滿腔熱誠,甚至還邀來與 COCO CHANEL 並駕齊驅的人物——設計師 ELSA SCHIAPARELLI 親臨莫斯科參觀。ELSA SCHIAPARELLI 本人也為之驚呆,她在自傳中寫道:「我以為勞動人民的服飾應該簡單實用,但眼前所見卻遠非如此,盡是雪紡、皺褶和俗麗裝飾的狂歡亂舞。」更超乎想像的是,她應邀為蘇聯女性設計膠囊系列——當然她沒有大膽得把龍蝦或骷髏放入其中,只有得體簡約的小黑裙、紅色外套和貝雷帽,大概已是她畢生最安全保守的設計。然而,官僚幹部卻沒允許她的系列投入生產,理由是「寬大的口袋吸引扒手偷竊」。
這次兩種意識形態的合作,就這樣由官僚用語帶惋惜但冷冰冰的口吻宣告終結。而這個結局,輕輕帶著嘲諷的意味。在這寄望著廣闊未來的國度,牢牢圍著和平安穩的布幔,領導人默許時尚的空氣瀰漫,卻因為看不順眼大衣的口袋過於寬闊,又輕易把一切都扼滅。
二戰時期,攝影師 MYRON DAVIS 為雜誌《LIFE》拍過不少照片,首次任務就是到新幾內亞拍攝殘缺不全的屍體。但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卻是 1945 年他在冬日湖畔,拍下幾位芭蕾舞蹈員坐在長椅上縫補舞鞋和絲襪。見證過最殘酷的戰爭,終於有閒情逸致來處理心愛的衣物,也許就是他和眾人所嚮往的和平生活。不其然想起法國作家 GEORGES BERNANOS 的一句話:「微小的事物看似無足輕重,卻能給予人安寧,就像草地上的花朵,一朵看似氣味渺然,但聚起來卻散發著香氣。」我想真正的和平與安寧,並不堂皇地記載於史冊上,而是在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上彰顯出來,例如隨心所欲地穿著口袋寬大的衣裳,或能在暇餘默默縫好掉落的鈕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