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另一面是什麼?多年來,不少時裝品牌均難逃面對商業的命運,不少才華洋溢的設計師,好像是已離開個人品牌的Martin Margiela般,一旦被人收購,設計開始受到約束,便難免與管理層產生了大大少少的矛盾和衝突,催化進入無心戀戰的狀態,繼而離開個人品牌。
‘我不但設計了品牌的服飾,我還設計了這所「企業」’
—川久保玲
就好像川久保玲曾經說:「商業是創作的一環,但創作不是商業一環。」,淺白一點來說,當中的含意相等於創作最終都要與商業牽上關係,但是創作卻不能以商業為為最終目的。故此,川久保玲多年來均自己兼任了Comme des Garçons的總經理,因為她知道品牌的市場有限,故此控制品牌,避免它過度發展。
換句話說,Comme des Garçons多年來的發展能如此穩定,是多得管理的人數只有川久保玲和Adrian Joffe兩位,才能有效局限品牌不會過度擴展。設計亦然,2003年的Comme des Garçons只有3位設計師,包括川久保玲、渡邊淳彌(Junya Watanabe)和栗原(TAO)。只有川久保玲一人負責設計Comme des Garçons及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Comme des Garçons的主線是川久保玲的創作,Comme Comme (Comme des Garçons Comme des Garçons)則是她每一日的衣着。」
— Adrian Joffe
如此的結構,讓整個設計流程更簡化。據說,川久保女士普遍向打版師解釋主題及靈感來源,然後打版師着手實現她的概念,隨後便一步步更改成最理想的狀態。雲觀Comme des Garçons多年來的系列,可見打版師的功力與品牌一同成長,由當初在基本的服飾廓形發揮創意,到了現時的”Walking Sculptures”,可見前衛的概念,往往需要精湛的工藝取得平衡。
川久保玲以一人之力擔起主線及男裝系列,證明了有才華、有見識的設計師,一人都能夠成大事。筆者到了現時仍不明白,為何各大學院總是要把學生們以組別形式完成項目?到底這是一種Spoil,還是學生們根本沒有一人擔大旗的能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