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愛運動 (Body Positivity Movement) 一直是這幾年社交媒體鼓勵的立場,自 2015 年 Michelle Elman 推廣的 #scarrednotscared 活動,鼓勵那些有傷疤的人分享自己的照片,以提高大眾對「疤痕」的了解。同樣地,「Behind The Scars」這個企劃分享疤痕的故事,並希望打破現今社交媒體上每張照片都被 filter 過的現象,推翻社會單一的審美標準,並鼓勵大眾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Behind The Scars」企劃的發起人是攝影師 Sophie Mayenne,她曾在訪問中表示:「人們認為疤痕『醜陋』或應該要『隱藏』。 但如果你發現別人的身體差異讓你感到不安,那就是你的問題, 而不是他們的問題,你有責任去反問自己為什麼這樣的想法。」
“People assume scars are ‘ugly’ or should be ‘hidden’. If you find someone’s physical difference upsets you, that is your issue – not theirs. And it is up to you to question why you feel that way. They don’t owe you an explanation as to why you might feel that way, and they shouldn’t have to hide anything because it upsets you either. For many people, they are a simple fact of daily life. Just because they don’t factor into your daily life now – doesn’t mean they can’t in the future.”
疤痕有著各種形狀、大小,背後的故事、原因亦非常不同,可能是手術、可能是意外、可能是情緒病、可能是家暴,亦可能是悲痛的回憶,甚至與某些人有所關連。通過這個企劃,Sophie Mayenne 了解到疤痕塑造出人格和身份的象徵。對很多人來說,疤痕好像是生活中其中一樣簡單的事,這些「故事」好像只在於個人層面,但亦是這些故事能夠更廣泛地影響和鼓勵其他人。
PIER 的故事
「我出生時帶著曾祖母遺傳的胎記,但她在我出生幾個月後去世了,所以我覺得一直與她有種聯繫。雖然媽媽告訴我不要為此感到羞恥,也不要掩飾它。 就算走在街上遇到別人的目光,我都沒有太大感覺。19歲時,媽媽和祖母都確診癌症,而我的胎記亦在改變顏色、質地和形狀 -這些都是黑色素瘤的跡象。所以我做了一個預防性的手術來消除胎記,可惜沒有成功,手上亦留下了2個疤痕。 在大學時不論天氣如何,我都會穿着長衫遮蓋,至今就算最親密的朋友也不知道我的疤痕。在紐約這個「完美」的世界,我經常希望自己的自信心能夠加強去面對旁人目光,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就算我買了背心裙,嘗試說服自己可以穿起它們,最終我也沒有這個勇氣。我正在努力改變這種思想,希望回到小時候那般,明白就是這種差異令我更加特別和強大。」
DINORA 的故事
「我會說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人。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不太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到青少年的時候,問題開始堆積而沒有妥善處理,結果到達臨界點。我發現身體疼痛這種方法可以來代替我的情緒痛苦。 面對我對自己做的這件事,已經變得麻木,亦成為一種安慰,以及逃避的方式。後來我學懂如何了解自己和情緒管理。 在治療的幫助下,許多事情變得更加清晰,並找到了處理生活各種難題的方法 。」
受到社交媒體或者名人的影響,我們好像已經失去了展現自己最真實一面的意願,反之我們願意花時間去「執相」,將自己的不完美全部遮蓋,不單止是疤痕,雙下巴、肚腩,甚至少許不滿意自己身體的地方,我們都刻意去避開這些位置。最終在假裝下忘記骨子裡到底自己是誰。
筆者曾經也愚蠢地希望手腕的紋身能夠遮蓋病發時的不快,希望長裙能夠遮蓋身體上的疤痕,在人前人後掩飾這些不開心的往事,一度深怕別人發現身上的疤痕,認為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但隨著年紀的變化,社會對「完美」一詞的定義,我認為已經不需要再「遮遮掩掩」,因為這都是一直以來所經歷的標記、成長的歷程,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其實不只是有疤痕的人,有胎記、暗瘡、甚至男性化妝或者 LGBT 都因為各種身體形象而受到挑戰,即使只想表達自己亦會引來各種目光或者批評,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潔白無暇」的完美身材或者皮膚。每一種不完美造就了我們的特別之處,成為與眾不同的個體。
recommended reading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