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時尚界風頭最勢不可擋的體育品牌就非Asics莫屬,先後跟Kiko Kostadinov、Vivienne westwood、Givenchy合作,最近還有Christian Dada、Affix和Gmbh等,一眾設計師及高級品牌爭相跟Asics聯乘。與A或N字頭同樣是體育品牌的競爭對手在最近在時尚界的動作相比,看來Asics更願意跟一些獨立的設計師合作,然而今天談的不是Asics跟甚麼品牌合作,而是品牌背後的故事。
Asics,不只是一個日本品牌,背後還是一個對新世代青少年的教導。
故事由Onitsuka Tiger(Asics)創辦人坂口喜八郎(Kihachiro Sakaguchi)說起—坂口喜八郎出生於1918年的鳥取縣,1936年從高中畢業後,便立即加入了軍隊,在軍隊裏他認識了一個好戰友—上田階俊中尉。某天,他們二人所屬的部隊,奉命要前往緬甸替軍隊作戰,但是在出發前坂口喜八郎突然被告知要留守日本,上田中尉就在前往緬甸前對坂口喜八郎說:「在神戶有一對無依無靠的老人夫婦,我跟他們有一個約定,要當他們的養子養他們,但此行生死未卜,因此若我無法活著回來,請代我照顧他們倆。」
結果上田中尉如他所料真的一去不返,在二戰結束後,坂口喜八郎就履行他的承諾,搬到神戶照顧這對老人夫婦並成為他們的養子,坂口喜八郎的名字並更跟隨他們的姓「鬼塚」(Onitsuka),而變成了鬼塚喜八郎。
喜八郎來到神戶後進入了一間做黑市買賣工作的公司,幹了三年後便離開了公司。在離開公司後,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當時喜八郎住的神戶在二戰期間受空襲重創,地區還未能完全復元。而且,喜八郎當時住在神戶的鬧區,每天看著家裏附近的年輕人吸毒閙事及少女向賣淫,眼見眼前日本的頹垣敗瓦、青少年的自甘墮落,喜八郎突然想起了在二戰為了國家戰死沙場的戰友們:「這樣下去的話,我會對不起那些死去的戰友們!為了建設新的日本,我要用我的一生來教育這些屬於日本未來的年輕人!」
當時喜八郎沒有任何教育相關學歷或經驗,一心想教育新世代、改變日本未來的他不知從何入手,於是他去請教了一位在神戶兵庫縣教育委員會工作的戰友堀公平,當時堀公平跟他說:「要有健全的身體,才能寄宿健全的精神,教育的原點,就在於身心平衡成長,因此你可以試著做與體育相關的生意。」
喜八郎因而成立了「鬼塚商會」(對,他使用的是他養父的姓)開始銷售運動鞋的業務,當時的工廠只有他自己和兩名員工,一張桌子以及一部電話。當時喜八郎不斷探索造鞋的方式和技術,因為他知道每項運動都需要一雙好鞋,而且深信體育可以幫助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
Onitsuka Tiger在1950年第一雙發佈的球鞋是一款籃球鞋
這雙鞋的設計靈感是喜八郎有一天吃著章魚時看到章魚腿貼著盤子時,令他忽發奇想—我可以在籃球鞋底上使用類似章魚的吸盤提升抓地力!其後這雙「章魚籃球鞋」讓一支日本高中隊贏得了冠軍,也令Onitsuka Tiger這品牌的聲名大燥!
1953年田中茂樹穿著Onitsuka Tiger的TABI拿了波士頓馬拉松冠軍,也讓Onitsuka Tiger開始在世界發光發熱。這款鞋適用於需要速度和耐力的馬拉松跑步。鞋面比比一般棉質強3倍,並使用Vinalon防止腳悶,腳跟上使用海綿以減少長距離疲勞。
1977年Onitsuka Tiger與GTO和Jelenk合併為ASICS,但品牌的傳統美學與概念,則一直沿用自Onitsuka Tiger。而品牌「ASICS」名稱的由來,是源自堀公平跟喜八郎的一句話—「要有健全的身體,才能寄宿健全的精神」。這句話其實是來自古羅馬詩人Juvenal在《Satires》裏所寫的「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喜八郎將句子內的Mens(精神)轉成了Anima(生命),變成「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再取句子裏各字的字首,就成了「ASICS」品牌的名稱,也是ASICS當中所代表的精神。
順帶一提,在1959年,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因為喜歡日本文化,憑著「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心態買了一張往日本機票到日本並找上了Asics Tiger的門戶尋求代理合作,他的名字是Philip Knight,也是Nike的創辦人,當時他取得了全美國第一個Asics的代理權,也開始慢慢從Asics身上受啟發,拓展到他的球鞋王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