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Pioneer
在這個年代已上神枱的時裝人物,對這個產業都有一定貢獻。例如把名人搬上封面、利用一件手工精緻的衛衣配搭牛仔褲作封面拍攝的Anna Wintour,帶起了跨越年代的High-low mix熱潮。不過,這種風氣不能單靠一本雜誌便能發展成熟。就如時裝產業並不單有設計師與傳媒等等的角色。所謂的「時裝」,它的「時」除了反映大氣侯的思維與文化,最終還得顧客結帳,披在身上,才能有「裝」的意思。
早在20年前,當concept store還未如Adrian Joffe所言,指其字詞如”Luxury”般失去當中真正的含義時,有兩母女在Saint-Honoré 的街道上,開設了一所小店,雖然賣的是時裝,但是不會把時裝品牌劃分成不同的位置,主力以「混搭陳列」的方式,創造了一種另類的購物體驗,從此改寫了select shop和fashion business的方式。Colette亦自此成為了首創先河的concept store先峰,影響了後人,啟發了一眾停滯不前的時裝零售大亨。
時至今日的Colette,不但是巴黎的購物熱點,更甚者還是一個孕育了不少時裝品牌、行商趨勢的重要基地。筆者從來不敢說時裝是「有麝自然香」的一個行業。深悟更好的設計,若然欠奉傳媒、商家的推波助瀾,作品最終只會石沉大海。即使今天的時裝產業不復當年勇,也不會叫人聯想到,時值二十周年「收成期」的Colette,竟突然宣布在本年的12月20日終止營業。此消息有如Martin Margiela宣布離開品牌(或更甚)般叫人感到婉惜。
若然一個人的平均壽命是78歲,Colette成立至今的時光已佔了各人生命中的四分之一。到底這二十年內的Colette,對時裝產業有什麼貢獻?它提倡的concept store,實情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今回Ming’s列出了Colette在過去二十年的五大重點與貢獻,藉此向創辦人Colette Roussaux 和 Sarah Andelman獻上最高敬意。
(一)名字的由來
“Unfortunately, today it’s impossible to stay hidden.” ——Sarah Andelman
根據The New York Times的訪問《In Paris, the Two Women Who Are Colette 》,創辦人之一(同是Colette Roussaux女兒)Sarah Andelman曾解釋Colette的名字來源;直接一點來說,便是取名自Colette Roussaux的名字。不過,為何是”colette”而不是”Roussaux”呢?
「我們希望店鋪的名字能帶點offbeat(另類)與old-fashioned,藉此與她們所定下「摩登、當代」的營運方針形成對比。」Sarah Andelman說。
不過,二人同樣認為,取名為Colette的舉動並非出自私心,更指出名字只是一個空殼。最重要,還是她們引入的設計師品牌。
photo courtesy of New York Times
(二)母女檔
Colette Rousseaux是一位單身媽媽,本身已有商業和營運的經驗。累積了多年的實戰經驗,促使她決定在1997年,聯同當時剛剛畢業的女兒Sarah Andelman共同開設Colette。
雖然時裝產業向來不乏以家庭模式營運的例子,但是Colette不是子承父業的家族生意。到底二人如何利用她們的bare hands共力創造這個時裝傳奇?
寡言的Colette Rousseaux曾經說:
「Sarah Andelman是她的保護罩,
她負責與外界溝通,我就全力負責店鋪內的事務。
這不就是個完美組合嗎?」
原來Colette Rousseaux與Sarah Andelman,有如川久保玲與Adrian Joffe的組合,一人負責創新,一人負責推動。老實說,Colette與Comme des Garçons其實有很多共通點,例如兩者同樣視創作自由為核心價值,不過Colette Rousseaux與Sarah Andelman不愛說freedom,取而代之,是比「自由」更自由的”spontaneity”
到底「隨意」何價?Colette Rousseaux與Sarah Andelman多次對外提及了「隨意」的重要。例如二人作的任何決定,一律不需要第三者的同意下實行,「想做就做」,從此make a difference。
Colette Rousseaux還提及到其一例子:當她還在跟Sarah Andelman商量店內的牆身顏色應是藍還是綠時,討論過程只需兩分鐘,然後便實行了二人的決定;二人更曾透露,她們從來沒有爭執,兩者溝通的透明度很高,若然一方有猶豫的時候,另一方永遠能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工作上的默契,或許真的能歸功於她們的母女關係……
(三)213 rue St.-Honoré :不但帶旺了這一區,更提攜了一眾新晉設計師
人是生的,地方是死的。本港有酒吧帶旺蘭桂芳的傳奇,巴黎同樣有一所Colette帶旺了Saint-Honoré街道的神話。Colette的熱門程度,叫現時在巴黎公幹的時裝人,均會抽一兩小時的空檔時間,從Place Vendôme步行至Colette,途中還會經過現時得令的Balenciaga專門店,成為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巴黎時裝地標。
除了帶旺了周遭一帶的地段,Colette還是個時裝界的超級伯樂,曾銷量超過8600個品牌的服飾。
記得一次訪問Jourden的創辦人Anais Mak,她說,品牌命運被改寫的一刻,便是由Colette買入她出品的那季開始,隨後更一同研發了一個應用程式,用作推動Colette買入Jourden設計的頭炮項目。雖然,現在筆者已難以準確地描述更多詳情,但是Anais Mak小姐一邊說、一邊笑得很燦爛的訪問過程,卻深刻在筆者的腦海當中。
所謂的magical moment,重提時如再次重新經歷般興奮。雷同的劇本,同樣在Simone Rocha與Mary Katrantzou身上獲得相同橋段,她們同是Colette發掘的設計師。雖然當時的Colette在時裝產業已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與現時一眾retailers有別。Colette德高望重的秘密,其實在於它成名後,依然不忘初衷,努力提攜後輩,好讓時裝品牌能夠持續一定的流動性。
故此,Colette宣布結業,除了不捨,更甚是擔心時裝產業從此缺乏了一位有心有力的「伯樂」,叫日後新晉設計師更難上位。
(四)時裝 = 一種Lifestyle的始創者
二十年前,時裝只是「時裝」,還未被詮釋為一種Lifestyle。這個假設,着實是由Colette提出並身體力行地附諸實行的。
雖然Colette是一所時裝店,但是內裏卻同樣涵蓋了音樂、藝術、設計等等的商品,地下還設有一所Cafe供人休憩。
所以,很多人到Colette,其實並不是買衣服的,反而買這裏賣的雜誌,買一些設計的書籍,買一些香薰蠟燭;它為時裝人打造了最酷的生活品味,即使店內環境、擺設、櫥窗,表面看來互不相干,但是,當你親身在店內閒逛時,卻能感受到一種生活方式,如一種虛構的角色設定,但感覺卻是如此的tailor-made。
叫筆者最為深刻的,反而是兩年前colette曾銷賣的福袋。售價20歐元,最適合我此等又要潮聖又不願意空手而回的窮學生(當年還在求學)。包裝精美能夠拍照留念,順道滿足了抽獎心態。畢竟時裝人就是愛幻想啊!
誰不知一拆開,內裏只有玩具與文具,與同伴一下子反高潮了,但又覺整件事很「歐遊」。期待永遠是最好的,與買時裝的道理一樣:幻想自己穿,往往開心過「真的自己穿」。
(五)概念店的先峰:隨性的擺設,瘋狂的合作項目、櫥窗設計
概念店,其實一般沒有什麼概念才能成為一所成功的concept store。就如Colette般,沒有「概念」地把所有東西放在一起,幾十萬的首飾旁邊能夠是一條幾蚊的電話繩,比得起幾十萬的,唔爭左搭棵葱買多條電話繩。想一睹幾十萬首飾但買不起的,卻能虛榮地買條電話繩當紀念品。
就如上文提及,Colette不會為設計品牌劃分位置(除了合作項目),所以,它的擺設有如一本活生生的Trend Report。你能夠看到Simone Rocha的東方碎花laser cut裙裝,下一件便是Azzedine Alaïa鑲空布革的連身裙,然後還有Prada釘珠繡花外套,層層遞進地展示當季真正的時裝面貌。
「唔買都嚟睇下」?只得Colette有此魅力。
還未提及到Colette二十年來的歷史性合作項目,除了現時舉行至8月4日的Balenciaga,還有兩年前的Louis Vuitton男裝獨家預賣,2011年的 Chanel Pop up Store…… 項目同期設有貼題又澎湃的櫥窗設計,永遠能夠把品牌出品畫龍點睛,打造另類型格的非凡魅力,叫其餘的retailers望塵莫及,多年來只能作followers。
若然時裝評論員說:川久保玲不再創作的一日,時裝產業便會踏入黑暗時期;那麼,Colette結業時,或許同樣是創意銷售踏入黑暗時期的開始了。隨着時代變改,時裝大師們一個又一個離場,接班人卻遲遲未出現。有時,筆者認為此情景有如早幾年的香港娛樂圈,一線明星往北發展,新晉藝人後勁不繼,陳腔濫調的菁黃不接。聽到免役了,但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
若然Marvel的英雄電影能為人帶來希望,下一個題材或可以時裝產業為背景。因為,我們都在等待英雄們的出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