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用了一百多年建立西裝文化,
香港電影只用了幾十年就武化了它.
香港電影與西裝的關係,像褲頭時鬆時緊,
故事雖無一匹布咁長,也有半匹.
光影回到六十年代,
這是粵語長片時代,
也是西裝與唐裝各領風騷的最後年代,
《觀察的方法》作者英國美術史學家約翰伯格認為,
西裝是給久坐的人穿的衣服,
這種説法有其根據.
西裝講求合體,合體就要量身訂製,
穿上合體的西裝,動作不能大,
所以適合非勞動者.
在粵語長片《危樓春曉》張瑛飾演教書先生,
我第一次認識到穿西裝可以如此瀟洒,
之前被新馬仔穿西裝的形象誤導,
《火樹銀花相映紅》電影裡張瑛展示了傳統西裝的優雅,
外套上的袋巾,褲管上的褶,
還有高褲腰的穿法,細節通通做足.
《可憐的媽媽》電影裡他是一個留洋的知識份子,
穿一身畢挺西裝, 代表文明,
導演刻意安排他哥哥穿唐裝, 代表傳統,形成強烈對比,
這樣的處理對觀眾影響深遠,
漸漸地年輕一代都不願意穿中式,大伙兒往西服去.
奧斯卡王爾德說男人最重要的事是經常去找他的裁縫,
以前找裁縫為了合體,現在穿衣為了合心.
在成衣還沒全面流行的時候,男裝花様不多,
穿衣是一種禮儀,講求規矩,
站的時候,袖子長短剛好在手腕,
坐下來需要把扣子解開,站起來則需要系扣子,
底下扣子永遠不系,三粒扣子的西裝只扣中間一粒.
經典的穿法是腰身比較緊一點,強調腹部.
七十年代西裝漸漸武化,
這現象和兩次戰爭,一個人,一套電影有關.
1986年《英雄本色》橫空出世,
周潤發一身西裝,外披大風衣,
嘴裏叼著根牙簽,
瀟洒形象一發不可收拾.
香港人太喜歡吳宇森創作的這個形象,
其實香港天氣和暖,根本不需大風衣,
大風衣卻能流行大街小巷.
大風衣源自一次大戰的戰壕裡,
英國軍人穿的戰壕衣 trench coat,
二戰時期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常常穿著大風衣,
和戴著飛行員墨鏡,別人看著覺有意思,
墨鏡便普及起來.
時尙是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博奕,
最怕遇上好壞同體的傢伙,
其魅力足以改變一座城市的 DNA,
1990年《阿飛正傳》片尾梁朝偉的經典鏡頭,
在侷促的房間內,音樂感染下,
打扮成了一種境界,
修指甲,梳頭,整理袖子,拉一下衫腳,
不同的零碎放在不同的口袋,最後小心摺疊袋巾.
這段三分鐘的長鏡觸動很多人的神經,
既是紳士,又是痞子的氣質,梁朝偉魅力沒法擋.
這鏡頭有沒有輓救日漸息微的西裝業我不知,
當年確實引起了文藝青年對西裝的騒動.
recommended readings
九十年代中期年青人開始厭倦了父輩的穿衣風格,
坐下解扣,站著系扣的傳統太麻煩,
最終被時代拋棄.
衣服不需要合體,肩膀有點垮,
面料和顏色任意配搭,
不系扣子的風格開始流行.
1996年電影《古惑仔》帶來本土孔雀革命,
陳浩南,山雞等主角齊齊穿上古怪西裝,
反光的PVC面料,
西裝下擺比袖子更短,
褲子前面褶兒消失了,不穿襪子,
襯衫不會系多於兩粒扣子,胸膛大開,
有的西装內只穿背心,不穿襯衫,
古惑仔的另類穿法穿出意思,
變成另一種風采.
黑色被特定人羣盯上了,
不只黑幫穿黑,還有警察.
2002年電影《無間道》畫面常常一片黑海,
警匪一家,全部穿上黑西裝,難為正邪定分界,
正義與罪惡一身的西裝更為神秘,更為性感.
西裝原不利於大動作,
香港導演卻能把穿上緊绷绷西裝的演員,
打鬥時像舞蹈般優美,
此時西裝已經和久坐的人羣沒太大關係了.
西裝的武化,還要多得一眾帶有民族意識的功夫片,
1972年《精武門》李小龍的中山裝形象,
在1994年《精武英雄》李連傑把它再次發揚光大,
退去翻領的西裝變成東裝,觀眾非常受落.
至於中山裝的文化內涵,
䄂口三粒紐扣代表三民主義,
前襟五粒紐扣代表五權分立,
起源是否與日式學生裝有關,
已無人追究.
文化如照鏡子,自己永遠看不清自己,
通過别人再看回自己,更為清晰.
文化不是中國詞,字源於日本,
作家鍾阿城提出思考,文化為何叫文化,不是武化?
套用在西装文化上,同樣值得深思.
事實上歷史長時間是由武化寫成的,
稱它為文化,是世人的共同願望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