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嘅嘢」Calvin Wong
因為專頁名字好貼地,所以從這個專頁得百幾人中like之時,已經開始follow了。素未謀面,單憑”cold message” 誠邀Calvin講講對「時裝車禍」的看法,他爽快應承,反而對自己身份卻依然保留,只肯以「在某媒體從事編輯工作」來形容自己,low key得很。
專頁於2015年成立,Calvin謂當初純粹想表達個人意見,三言兩語分享想法。並不經常評論名人衣著,因為審美是很主觀的,就算權威如Anna Wintour,她的看法一樣可受質疑,「車不車禍,不是誰說了算」。因為深水埗棚仔被迫搬遷事件,Calvin看着主流媒體報道,卻得不到足夠關注,感覺很氣憤,因此特意上網搜集資料,講述整件事,藉着當時僅有的幾百個粉絲傳開去,意想不到最後reach到26萬人。
深水埗棚仔被迫搬遷事件 (取自「Fashion嘅嘢」Facebook)
「然後開始想,社交媒體的傳播能力如此強勁,時裝向來予人印象亦過分離地,所以不如有空寫寫香港人熟悉的時裝話題,令時裝貼地點,不應只是小圈子玩意,即便對時裝一知半解的人也能看得明白。港人愛用『Fashion嘅嘢你識條春咩』來揶揄時裝,他們未去了解便倉促作出評價。時裝是創作,而大眾看到的僅是成品,但設計背後總有創作者的靈感與用意。時裝很難明嗎?只是你沒有興趣了解而已。所以,這亦是專頁取名『Fashion嘅嘢』的原因。」 Calvin 說。
讚王菲無論人定歌,都有種超越年代的時代感。(取自「Fashion嘅嘢」Facebook)
對於時裝車禍這個term,你的看法?
「車禍」,即純屬意外,其實非當事人所願,估計沒有人會刻意以醜示人惹人恥笑吧。 談起「時裝車禍」,G.E.M無疑是代表人物,Google一下,鋪天蓋地均是她。一次半次「車禍」情有可原,誰都有過錯,但G.E.M卻很極端。其實G.E.M並不醜怪,身材尚可,但她每次的造型似乎都在刺激觀眾視神經,濃郁的國產味也很攻鼻,怪異品味,每每都令人不安,這是「連環車禍」,沒得救。但我佩服她的自信,你有你罵,但老娘依然是焦點。當然,造型師也有責任。
另一個想提的是Wyman,作為時裝精也常被判「時裝車禍」的罪名,但我不認同。若單憑外觀就作出判決,對Wyman並不公平,因為我反而欣賞Wyman的時裝充滿故事性。若你有看他的書、專欄或社交媒體,你便會發現他經常分享造型背後的有趣故事。其實Joey Ma亦是,也許你無法接受他穿浮誇的女裝,但其實他有解釋造型背後的原因和故事,很有趣呢。 愛時裝的人,並非只為扮靚而穿時裝,他們個人與時裝之間的溝通、感情和那些故事都很有趣,這也是時裝的意義和魅力之一。這也叫「時裝車禍」嗎?至少不是一場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車禍。
有時在作出時裝評論的過程,可能免不了批評某些 「著錯的人」,「著錯的衫」,你會否考慮被批評對象會否有hard feeling,如若某些人物的公眾形象比較好,會否筆下留情?
有批評才有改善,當然,我沒有那個影響力可以令一位明星有hard feeling。事實上,我並非經常寫衣著評論,因為審美是很主觀,沒有對錯之分,除非是某些場合dress code或西裝知識,那有一套衣著標準。很多人說我講話很mean,亦聽過無數次「講就叻,你嚟做喇?」我不是叻,而是每個人都有judge的權利,我相信誰都曾批評過某餐廳食物難吃、某件衣服設計糟糕、甚至指責政府的錯誤政策。英國記者James Kynge說過:「批評政府是媒體的職責,只有指出缺點,政府才能有所改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任何評論上。我相信,即便有人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們也會誓死捍衞我說話的權利。
至於公眾形象較好的人物,當然不應筆下留情,正如某餐廳食物難以下嚥,但你不會因為廚師靚仔而違背自己良心吧?
你心目中是否有一套經典的男性形象,又或者模範,跟著穿一定不會出事?
沒有,你可視某人為icon,但你不應複製其衣著,你亦無法完美複製。
你心目中的style icon?
王菲,絕對是我心目中的icon。她似乎有一種超越時間的超能力,無論在音樂、妝容、衣著方面。即便回看她九十年代的風格,廿年後的今天依然毫不過時,駕馭時裝就如她唱歌一樣毫不費力。當年多數女星的那股娘味,你在王菲身上看不見,這並非誰人也能複製。
Anna Wintour
可否用三個字詞總括閣下的衣著風格?
Hea、舒適、不起眼
你有沒有自己的時裝車禍時刻呢?
每個人中學時期必定經歷過「時裝車禍」,以為自己好in,但其實好MK。不過現在每天都是從頭到腳,由內到外,均是Uniqlo或Muji,在這限速極低的馬路是出不了車禍的,哈哈!
我們覺得在造型上創新勇於嘗試,可能在接受程度高的人們眼中,覺得不是車禍,但在程度低的人看來,可能就是車禍了,你對這個看法,認同嗎?
「時裝車禍」從來都很主觀,車不車禍不是誰說了算,即便是出自Anna Wintour之口,你我都有資格反駁她。但是否造型創新,在接受能力高的人眼中便不是車禍呢,非也,G.E.M足夠創新,我接受能力亦高,但我覺得她於每場車禍都幾乎喪生。當然,可能你覺得她是時裝達人,這只是比較問題而已。
你自己有沒有一些fashion item或款式,是打死都不會試,覺得撞硬車的呢?
沒有指定什麼款式必定撞車,但不適合自己身材的款式就必定出車禍。但出車禍亦非壞事,這同時令你更加了解自己,一切只是practice、practice和practice。
有沒有想提升一般人對時裝的重視及接受能力?
或多或少都有吧,畢竟個人專頁是自媒體,當你擁有一定數量粉絲時,也應負起一些責任。時裝是一個行業,亦是反映社會文化,香港本地極度落後,雖然近年政府終於肯投放資源,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寫時裝不單想自娛自樂,當然也想提升港人對時裝的重視和理解,若能提升,自然對本地時裝也有幫助。至於「接受能力」,並非幾篇文章便能改變,這很個人的。
一般而言,你覺得香港人對時裝的接受能力有幾高?
若10分為最高,香港人有6分。港人生活急速且壓迫,時常對周遭事物充滿質疑,再加上時刻擔心會成為「異類」,努力做個「正常人」,生怕被他人評頭品足,因此衣著偏向安全為原則。但因安全而沉悶,久而久之接受能力亦愈低,這也間接令香港本地設計師偏向保守,因為怕賣不出。香港地受東西方文化影響,時裝媒體和時裝店亦非常多元化,條件如此優越,應大膽嘗試不同風格,若能走出衣著comfort zone,也是舒緩壓力的方式之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