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欣賞的是你的個性,而你所需要就是無畏精神。”
Fabien Baron,一位我很欣賞的藝術創意總監,打從90年代初《Harper’s Bazaar》、92年Madonna寫真集《Sex》和94年CK One廣告,已經被他的作品所吸引。Michael Roberts稱他為現代版Alexey Brodovitch,他受之無愧。當年M/M Paris還未冒起,Fabien Baron已經在時裝界享負盛名。1959年在巴黎出生的他,於著名藝術學院École D’Art畢業,他父親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及藝術總監,受到啟蒙而踏上這條路。1982年他帶著自己的作品,由巴黎遠赴美國尋夢,不用四天,已獲男裝雜誌《GQ》聘用,亦先後效力過《Self》和《New York Woman》。之後更得到著名百貨店Barney’s賞識,獲委任為創作總監。1988年,他被Condé Nast委派到米蘭跟《Vogue》主編Franca Sozzani攜手進行改革。一年半後他回到紐約,為Andy Warhol創辦的雜誌《Interview》擔任創意總監,但因為與主編Ingrid Sischy意見不合,Ingrid Sischy一怒之下解僱了他,二人亦因此積下恩怨。
不過上天沒有虧待他的才華,1992年Liz Tilberis加盟《Harper’s Bazaar》出任主編,經攝影大師Patrick Demarchelier推薦下,Fabien Baron成功獲委任為創意總監。他崇尚簡約的美學主義,那些留白排版設計,把玩Bauer Bodoni和Didot字體的神乎其技,加上Liz Tilberis的視野和膽識,成功將《Harper’s Bazaar》打造成90年代最具標誌性時裝雜誌,搶去《Vogue》不少風頭。1999年Liz Tilberis因癌病逝世,Fabien Baron亦決定辭去雜誌職務,翌年加入男裝雜誌《Arena Homme Plus》擔任藝術總監,更身兼主編一職,令業界嘩然。Fabien Baron就像一隻沒有腳的雀仔,於2003年後再跳槽到法國《Vogue》任藝術總監,他帶來的改革和主編Carine Roitfeld的前衛風格,為雜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想看我如何失敗”
直到2008年,《Interview》出版人Sandra Brant將她持有的一半股權轉讓給前夫,然後和主編Ingrid Sischy一起加盟Condé Nast報業集團。這次地震,造就了Fabien Baron再次回歸《Interview》,並且與老拍檔Glenn O’Brien共同出任編輯總監一職,地位更凌駕主編。故事未完,09年1月,他因為與Glenn O’Brien意見不合而辭職,而Glenn O’Brien則聘請M/M Paris坐陣,但五個月後Glenn O’Brien宣佈離職,而M/M Paris亦因為新設計的書名字體劣評如潮,加上薪酬問題而離開。劇情峰迴路轉,備受老闆看重的Fabien Baron再次被召回朝出任編輯總監,並且換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名字體。
時裝雜誌以外,Fabien Baron成立的廣告公司Baron & Baron在行內亦顯赫有名,深受各大國際品牌愛戴,更曾經是Calvin Klein的御用合作伙伴。Fabien Baron的設計美學和成就是不容置疑,不過沒有人可以討好全世界,他亦不例外。意大利《Vogue》藝術總監Luca Stoppini就曾經批評他替所有雜誌都是做同一樣的東西,Michael Roberts質疑瓣數多多的他未必可以專心一致,Cathy Horyn質疑他能否勝任主編,當然還有曾經跟他交惡的Ingrid Sischy對其批評。對於這些批評,Fabien Baron輕描淡寫說:「我相信有很多人是想看我如何失敗,但我不會介意,因為我覺得人的一生是可以有能力做很多事情。」在我立場,既然這個世界有唱作人,也有歌影視三棲藝人,Fabien Baron的出現,根本不足為奇。戲子假裝有三頭六臂又如何,人們的眼睛是雪亮,你有幾多真材實料,是騙不到人。
1992年9月號的《Harper’s Bazaar》是Fabien Baron的處女作,封面主角是超模Linda Evangelista,Patrick Demarchelier操刀拍攝。由這一期開始,《Harper’s Bazaar》在美指及平面視覺已成功超越了《Vogue》。
1992年Madonna的寫真集《SEX》,Fabien Baron擔任藝術總監,由老拍檔Steven Meisel掌鏡。Fabien Baron曾經表示《SEX》是他入行以來最滿意的作品。
1992年Madonna推出的大碟《Erotica》,唱片封套和單曲MV都是由Fabien Baron擔任創意總監。他獨創的這款手寫書法字體非常前衛,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模仿。
1994年cK One的經典香水廣告,令人難忘。
1988年9月號意大利《Vogue》,是他加盟後首張成績表。
Fabien Baron有很多玩字體及留白設計,充分表現出簡約美學,而這些特質亦成為他的個人標誌。
雖然意大利《Vogue》藝術總監Luca Stoppini批評Fabien Baron的設計風格一成不變,但我認為這才是他忠於自己的個人賣點。正如他曾經表示,一位攝影師沒有個人風格,會失去獨特性。
Fabien Baron強勢回歸《Interview》後所設計的全新書名字體,比舊設計更強而有力。
Fabien Baron不甘局限平面設計工作,近年更開始鑽研攝影,而且在自己地盤《Interview》亦不時客串當攝影師。
Fabien Baron瓣數多多,2013年曾經和意大利著名傢俬生產商Cappellini合作,設計了一系列現代簡約傢俬。
2015年因乳癌逝世的Ingrid Sischy(中),曾經認為Fabien Baron的個人化主義會破壞雜誌的屬性,二人因而積怨多年。
我發現一點很有趣,對Fabien Baron存有偏見,往往都是文字人,除了Ingrid Sischy,Cathy Horyn和Michael Roberts,還有上個月去世的著名文化作家Glenn O’Brie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