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均與健身有一共通點,說到底還是定下目標最重要。例如在香港當歌手,會視「紅館」為事業的目標。在本港當時裝設計,則希望能一嘗巴黎時裝周的滋味。那麼,若然已在外地的時裝周持一席位,下一個目標又會是什麼呢?
Anais Mak創辦的Jourden是其一例子。她曾經在訪問中表示,與Colette合作及購入她的系列是當時她的最大目標。最後她成功了,更在巴黎時裝周 持續發布個人系列。遇上Colette這位伯樂當然值得開心,但是坦白說,雖然Colette的認同份量已是千斤重,但是往往如走馬看花般,當筆者得悉某某聯乘的消息時,來不及去欣賞,擺設就已被人換走了。所以我說,能擠身Dover Street Market的品牌,才是天荒地老的「型」。
筆者沒有在盲目支持Dover Street Market與Comme des Garçons,但如若閣下曾經親身到訪,便能感受當中的魅力了。世上那麼多的時裝店在打「概念店」、「藝廊」等等旗號,但頂多只是放幾幅畫作,然後空間大一點,沒有充分演繹到「概念」的意義,這些小動作只希望叫人感受到租很貴而已。
雖然集團的總裁Adrian Joffe早前已曾經說:我認為Concept Store的概念已很落伍,與Luxury一樣,已失去了本來的意義;但是無可否認,這所他稱為”Simple Store”的Dover Street Market時至今日已成為了一所富有特色的時裝店。
1.只見藝術品不見衣物的櫥窗:
與一般Comme des Garçons的專門店有別,Dover Street Market終於設有櫥窗,但依然不用貨品擺設來吸引路人,取而代之的是當季的藝術品與項目。
2.beautiful chaos的擺設:
Market的意義是什麼?就是像市集般,有點亂、帶點隨意。不過,要「亂」不難,但「亂」同時「美」,就少一點Art Sense都不能了。因此我認為Dover Street Market的Visual Merchandising Team真的很強,強在懂得利用當季的設計製造充滿故事性的畫面。就算沒有購物目的,隨意在這裏逛都能獲得一些啟發。
3.近乎沒有鏡子:
這點倒跟Comme des Garçons很相似。因為川久保玲認為時裝的意義在於”Feeling”,不應被視覺凌駕,故此店內的鏡子不多,叫Dover Street Market續寫了這種概念。我覺得這個概念是最有型的,同時真的能吸引一眾懂得欣賞時裝的顧客來店消費,尤其我們很多時照鏡子,其實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故此,這種模式能叫顧客先感覺,感覺對了,才照照鏡子,檢查「尺碼對不對」等等的實際問題。
就如川久保玲曾經說:Dover Street Market就像烹飪般,Comme des Garçons 是主要材料,然後配合不同品牌的服飾,加入不同的傢俱與室內設計作調味;有時,加入一些錯的材料,如南轅北轍般的組合,但卻能帶出一種昂貴的口感。我想這就是我的工作。
現時全球的時裝店都好像缺少了一種創新的精神。難得不被商業凌駕的Dover Street Market依然默默耕耘,難怪那麼多時裝設計師都希望自己能成為Dover Street Market的其一配菜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