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TOGRAPHIE 京都國際攝影節踏入第 13 屆,已經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國際攝影節。今年主題是 HUMANITY,在現今世界充滿紛爭、人工智能威脅人類的論調中,重提人性實在有逼切需要。
在散落古都市區的小展場之間,呈現出一種寧靜緩慢、卻充滿實驗性的變革能量。相較於主場館鮮明直接展出戰爭地區的炸彈照片,在一所新開張的町屋空間 LOMBARD 中,就展出了日本實驗攝影師橫田大輔像炸藥般的作品。橫田透過解構影像的生成過程,反思在當今影像泛濫的世界,影像的力量、意義和可能性。
橫田的作品因其令人難忘的物理特性著稱,既像炸開的煙花,又像輕盈的雲霧。在他銀色調、以直觀創作的作品中,橫田故意破壞傳統的顯影方法,將膠片暴露在漏光中、燒焦底片,或將其置於沸水和酸性液體。剩下的不是攝影的對象,而是一個充滿陰影、紋理和不可預測的扭曲抽象世界。他的影像乍看之下像科幻電影場景的遺跡,像爆炸一樣消除了所有細節和起源,有時還會出現扭曲、無面孔的輪廓。藝術家帶觀眾進入超現實主義的世界,在若隱若現的城市建築和自然有機形態之間取得平衡。
橫田的作品延續了 60 年代由中平卓馬和森山大道的《PROVOKE》攝影雜誌精神,提出新的視覺理念,將日本攝影從過去的紀實攝影傳統中解放,探索了更私密的現實。PROVOKE 雜誌提出「ARE-BURE-BOKE」(顆粒狀、模糊、失焦)的美學,考慮攝影的物質性,
消除任何現實記錄的感覺。
橫田形容自己的創作像與電子音樂人,以靜態、噪音多重混音來創造一種無言的氛圍,透過視覺噪音和干擾模仿音軌,並故意模糊原來的痕跡。他認為每張底片都相當於作曲家的樂譜,而印刷品則相當於作曲家的表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