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式開鑼!超現實主義近年在藝術和設計界都甚囂塵上,在混亂的現實中,藝術家尋求超然於現實的體驗,一方面嘗試脫離現實,另一方面也在藉此反映現實的荒謬。加上 AI 人工智慧越來越普及,甚至有取代藝術家的論調,到底藝術家還可以做什麼?一批藝術家開始追求荒謬和非邏輯的方法創作,試圖藉此打開藝術的可能性,重申藝術的價值。
MING’S BRO 在此精選出四套如夢似幻的電影,讓你在電影院發一場夢。

黑之牛
影帝李康生首挑大樑出演日本新銳導演蔦哲一朗電影,演繹失去家園,流浪到農村的男子。全片僅以肢體與眼神演出,與一頭牛 FUKUYO 對戲。故事受到禪宗的「十牛圖」啟發,講述在荒野耕作中,重新與大自然連結的故事。李康生特地為電影學習插秧、放牧、騎牛,挑戰身心極限。
本片以黑白底片拍攝,導演希望藉此呈現山水潑墨的壯麗影像,在光影流動之間達至人神合一的覺悟境界,帶領觀眾感到出神入化脫離俗身的感受。

ANNETTE
法國作者電影大師 LEOS CARAX 的電影,情節乍聽之下簡單:喜劇演員和歌劇女高音結成佳偶,並誕下嬰兒,引起了媒體狂熱報導。但熟知 CARAX 的觀眾都知道他從來都不簡單處理劇情,加入其異想天開和混亂的潛意識等強烈個人風格,使電影驚世駭俗,挑戰觀眾能耐。電影中嬰兒 ANNETTE 透過木偶戲表達,結合黑色幽默和歌劇元素,並致敬多套經典電影,形成一場 FEVER DREAM 的體驗。
電影本身怪誕誇張,但真摯地探討了愛情和名人效應。在如夢似幻的兩小時後,感到導演的真誠。

藍色安樂園
南美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故鄉,除了文學,其實阿根廷、巴西、智利每年均有電影佳作出產,由敘事到藝術水平都非常成熟且大膽。
本片的故事設定在一個反烏托邦未來社會,講述政府將老人送往偏遠「樂園」,美其名讓他們安享晚年。77 歲的杜麗莎不想坐以待斃,任人擺布,決定踏上亞馬遜公路之旅,沿途遇上河船駕駛員 CADU 和同行旅客 ROBERTA ,一同追尋自由和夢想。
雖然電影探討衰老和自主等議題,但魔幻的敘事、舒緩而溫柔的藍調和華麗的風景,卻令本片散發出樂觀和冒險的感覺。

嘻哈!膝頭哥天團
影像一場夢,還是人生像一場電影?
談到追夢,本片導演偶然一次聽到樂隊 KNEECAP 的演出,決定將樂隊故事搬上銀幕,並由他們演回自己。北愛爾蘭樂隊 KNEECAP 的 RAP 全以愛爾蘭語唱出,每個單字都是北愛爭取自由的彈藥,唱出澎湃能量。一名矢志推廣母語卻不得志的中學教師,發現兩名青年的音樂天份,結果三人合組樂隊,用音樂起革命。本片更獲影帝米高法斯賓達出演,囊括英國獨立電影獎七項大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