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符號的一種,作為溝通工具,是在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之一:人們藉語言來表達、傳達感情及交流知識。思維是語言的餡,字粒與字音是語言的殼。不過語言並非長期有效,有試過每隻字都聽得明,但完全不懂對方說什麼嗎?(希望在讀著這篇文的你明白……)
當代深具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 BRUCE NAUMAN 布魯斯・瑙曼曾說:「語言作為溝通的有效工具開始失效之際,正是詩歌或藝術出現之時。」此話所言不虛,看似虛構的詩句或形象化的藝術有時比文字來得更直接,尤其對恬靜寡言的人來說。 (不過想澄清一點,語言這詞本身並非只指文字,其實亦包括任何藝術,所以才有 VISUAL LANGUAGE、MUSICAL LANGAUGE 等術語。) NAUMAN 的作品形式涵蓋裝置、聲音、雕塑、行為、影像及繪畫。他原本主修數學與物理,之後才攻讀藝術碩士。1966 年畢業後搬到三藩市一間廢棄的雜貨店,那是他人生第一個工作室。
當時剛畢業的 NAUMAN 在工作室裡有個偶然又深刻的體會:「如果我是藝術家,我又在工作室裡,那麼我在工作室裡所做的一切都必然是藝術。在這層面上,藝術更像是一種活動而非產品。」質疑藝術實踐的構成和定義,NAUMAN於 1966 年至 1970 年間,在自己的工作室裡拍攝了一系列的表演動作。他以固定攝影機在 16 毫米菲林來的 10 分鐘內捕捉不停重複的動作⸺利用自己的身體探索藝術的潛力和藝術家的角色,並調查心理狀態和行為準則。
其中 1968 年《角落彈跳,一號》(BOUNCING IN THE CORNER, NO. 1) 是 NAUMAN 最早的錄像作品之一。他以背部撞擊牆壁再撐起身子。長久凝視作品會產生一種身同感受的不適,而觀眾反應亦是這件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年的《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WALK WITH CONTRAPPOSTO),NAUMAN 在狹長的走廊中來回走動,以左右擺臀的方式步行,並利用了與前者類似的拍攝角度創造出封閉的視場。意大利文「CONTRAPPOSTO」意指對立式平衡,即人物將重心集中在一腿上的站姿,使臀和肩膀呈現優雅曲線,經典例子是米高安哲羅的《大衛像》。靜止的姿態形式,被 NAUMAN 演化為即時的時間性運動,是一件體現他自身經歷時間和空間的作品。
EXHIBITION VIEW OF BRUCE NAUMAN 15 MAY 2024 – 18 AUGUST 2024|TAI KWUN CONTEMPORARY|© 2024 BRUCE NAUMA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AUMAN 除了創作身體語言,雕塑也是其常用的「溝通工具」。例如 1989 年的《動物金字塔》(ANIMAL PYRAMID),由17個一比一現成動物標本翻模疊成 (以金色的聚氨酯物料製作)。鹿被剝去珍貴的皮和角,連同四隻倒懸的狐狸,被金屬絲線整齊地串著。無血腥感的靜態裝置卻駭人地隱喻著「有秩序性的屠殺」,令人不寒而慄。
2005 年的《三頭噴泉(朱麗葉、安德魯、林德)》(3 HEADS FOUNTAIN JULIET, ANDREW, RINDE)則是三顆色澤豐富,表面佈滿疤痕的樹脂、玻璃纖維翻製頭顱。它們被懸吊在天花板上,水流從刺穿的小孔中湧出。既像正被行刑,亦似源源不絕的靈感,但過多想法以至湧爆頭顱。
現時大館正舉辦 NAUMAN 的大型回顧展 (展期至今年 8 月 18 日),35 件代表作重溫了 NAUMAN 於創作中始終存在的基本要素⸺《THE TRUE ARTIST HELPS THE WORLD BY REVEALING MYSTIC TRUTHS》(真正的藝術家幫助世界揭示神秘真相;NAUMAN 於 1967 年的第一件霓虹燈管裝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