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old Celine”Phoebe Philo的信徒,在Philo離開後,的確會感到若有所失,除了嘆息,以及拚命從各種途徑收集Philo的設計之外,自然也會對其門徒抱有一絲盼望──Daniel Lee與Yuni Ahn之外,Peter Do這個名字,在old Celine圈子中也開始受到廣泛注意。
都說科技發展改變了生活,網絡世界更有如現實世界中的隨意門,將地球另一端的新鮮事物送到眼前, Peter Do的個人品牌成立才一年,藉着社交媒體得到外界關注,更成功打入時尚奢侈品網店NET-A-PORTER,網上獨家銷售Peter Do的女裝。網上關於Peter Do的資料不多,照片更是少得離奇,在網絡世界走紅卻如此低調,此人又更有趣了。Peter Do生於越南,十四歲時移居美國費城,高中時因為某個學校活動要學生自己製作服飾,無意中發現自己對服裝設計的興趣。於紐約FIT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畢業後,2014年贏得LVMH Prize的Graduates Award,同時獲得進入品牌Celine工作的機會。兩年後回到紐約,轉投Derek Lam旗下,於2018年1月,Peter Do成立同名個人品牌。
「當年我搬到倫敦為Celine擔任設計工作,工作很緊張,同時亦是十分精采的體驗,可是離家後又有點想念紐約,於是就決定回家了。」Do表示,在Celine和Derek Lam團隊中工作,各有不同體會,「在Celine的工作十分緊湊,同時亦讓我學懂真正為女性製作衣服。在Celine我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設計衣服,而且他們給我很大自由度去創作,同時學會注重每一個細節。在Derek Lam,我學到更全面的知識,在那裏我每天都會跟銷售及公關團隊一起討論合作,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因為我學懂了營運一盤生意是什麼一回事,這對後來我成立自家品牌有莫大幫助。」
當年我搬到倫敦為Celine擔任設計工作,工作很緊張,同時亦是十分精采的體驗,可是離家後又有點想念紐約,於是就決定回家了。
2019春夏系列是Peter Do的首個系列,靈感來自美國一代攝影大師Irvin Penn的作品系列《Small Trade》,這是Penn於五十年代的作品,以人像形式記錄不同職業人士的工作服與其工具,Do從中攝取了「制服」的意念,「我從某些工種及制服當中的聯繫得到啟發,繼而開始思量當代社會的服飾可以是什麼面貌。」Do形容自己的設計風格是”Causal tailoring”,職業與身份,是這個系列的起點,襯衣、西裝外套與西褲等貫穿整個系列,帶點中性的鬆身輪廓,果真有點點舊Celine味道,可是再細看,那些解構剪裁襯衣、錯視「衫中有衫」的印花、半透明薄紗背心西褲與色丁連身裙,卻教人想起昔日的Helmut Lang與Maison Martin Margiela。
初出茅廬的設計師,通常很容易墮入”more is more”的局面,有太多想法,一下子全傾倒到作品之上,又不忍心刪減一些枝節,於是做多了,衣服看起來反而更廉價。可是看Peter Do的設計,你不會有這種感覺,你甚至會訝異他作品中的世故,他懂得收手,細節都適可而止,「時裝是一個人的延伸,但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要穿衣過日子,所以時裝也應該是實際的。」Peter Do對時裝的詮釋解釋了一切,他的時裝是為真實的人而設計,這也是他在Celine所學,為女性製作真正的服飾的意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