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 2018 年後,天氣已試煉了大家很多次,冷完又暖,早上出門很溫暖,太陽開始下山風隨後到,雨也不客氣,要來便來,加上人為空氣污染,流感又來贈興,大自然自顧自運行,人類自求多福吧。
此刻在翻着雜誌的你,可有穿得夠衣服?今天天氣如何?我是個對溫度很敏感的人,除了室內室外的溫度,還有飲食的冷熱。穿多了一件衣服戴少了一條圍巾固然會覺得渾身不自在,立刻打噴嚔或咳嗽,所以手提包內常備口罩。食物 或飲料的溫度不對勁也直教我如坐針氈,很想盡快脫離困境。熱食必須燙嘴、冷飲必須夠冰,否則不吃也罷。誰會喜歡溫吞水?那誰一定不會是我朋友。雖然我性格慢熱但吃熱葷不會任它擱涼,吃刨冰絕不由它化水。當然我這種愛惡 如此極端的人,一定會自作自受的,現在的工作和工作地點就是要我日日跟氣溫比併。在一個半開放式的公共空間上班,有瓦遮頭而門常開,沒冷暖空調只有吊扇,所以切膚之冷熱與人同在,每滴汗和鼻水都是勞動的證明,但我還是 享受着這種勞動美,覺得自己與務農工作者同類會不會太不知自量?工作涉及做菜,於是自己對食物的要求就回到自己身上,從來都本着「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宗旨過活,所以務求菜式能做到趁熱吃、趁冷喝,就像應節當造水果、 時蔬,如能直接吃不用烹調,就在它最佳美的時候享用它,不要錯過時機。從鍋內做好的菜最好都能在還是熱得冒煙的時候上桌和食用,這才是對食材最高的致敬,對食物最真誠的尊重。所以我明白日本壽司之神小野次郎先生的堅持 和執着,捏好放到客人盤子上的壽司要在 10 秒之內放入口中,這才品嘗到食材在口腔中的質感、舌頭運動時感受到的變化、味蕾享受到的味道層次,繼而 在內心產生一種欣賞和感激,感激大地之母為人間提供那麼些資源、感激人類文明培養出各種飲食文化、感激世上每個國家都孕育出一代一代的烹調大師,對做菜有才華有創意有熱愛,造福有幸嘗到他們作品的世人。
沒做過不會懂得領略當中花的時間和心思,我半吊子的當了十個月「一時入席」 煮持後,不是沒有感悟的,第一個當然是老生常掛口邊的「一樣米養百樣人」,真是大開眼界。還幸我遇到的香港人大都不是「豬」,還分得到五味,吃得出 優劣而且不少高手在民間,也都是善良的人。又開始明白那些持家的主婦為開門七件事可以多頭痛和精打細算,怎至也跟眾母親一樣,上館子不會點自己會煮的東西。
作為一個饞嘴愛吃但沒有受過專業廚藝訓練的人,任務是一周五天要善用人家帶來的食材做菜,動力除了對食物的興趣和挑戰自己有多愛吃愛煮之外,也來自世界各國的料理達人以至素人的心得,由五星級名廚到媽媽主婦都是我的學 習對象,味道發自內心,那天一位朋友的媽媽跟我閒話家常,淡定開朗地說,若煮的人不情不願,沒將吃食物的人放在心上,不享受烹煮過程,那道菜一定不會好吃。今年的團年菜,想好做什麼了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