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時裝學生畢業後都會到外地升學進修, 一般都是英、法、意幾國的時裝或藝術學府, 但最近朋友介紹的 Kit Wan 卻選擇到北歐奧斯陸修讀碩士,令人好奇。
在理工針織設計畢業前,Kit 去了佛羅倫斯參加 Pitti Filati 比賽, 有一位聖馬丁MA課程的老師問他有否興趣去 CSM 升學, 同時挪威 NationalAcademy of Arts 的一位老師也很欣賞Kit, 邀他申請 MA 更說有高額獎學金,衡量各種因素後,Kit決定選擇後者。原因除了要保留經濟實力將來建立品牌,原來剛巧一位他早有留意的挪威針織設計師也是該校畢業生。「學校的名氣固然重要,但我最希望在 MA 課程學到的是以往沒有的東西,不單是時裝的訓練,還有整體的藝術,而奧斯陸的學校都能夠提供得到。」
畢業後, 老師指他應該留下申請當地政府扶助年輕藝術家的基金, 與當地不同團體合作各種企劃, 包括舞台劇戲服等。同時,他也開展了個人品牌的發展。經過近兩年的準備, 首作是18 秋冬男裝系列, 而於剛過去 8 月的奧斯陸時裝周則發表了第二季作品。「買手和媒體的反應都比我想像中要更好, 是一次重要的重新自我介紹和定位。因為當地時裝界對我的認識, 主要來自於上一季很有舞台感很誇張的衫, 但 19 秋冬是貼地一點, 讓大家見到有商業價值的創作。今次是重要的示範, 也是以往作品另一邊的極端, 上季最盡可以去到那種 maximalist 的程度, 而最簡約則是今次這樣。」
這也是K i t 設計一個系列時的方法論: 先設下兩個極端參數, 再嘗試在中間探索游走, 但卻因為精益求精的性格令他非常苦惱。他拿出 18 秋冬十分複雜的男裝 jumpsuit 和 cropped jacket 讓筆者看, 有多種斑斕圖案的 PVC 、馬毛、fun fur 等面料, 更由他親自縫製:「以為先做一件最複雜的往後就好辦, 但常常不留神又去更盡了。」Kit一 臉苦笑但眼神卻充滿熱忱。
在奧斯陸兩年期間非常自由, 整全了 Kit 的學養修為。他修讀了不少藝術和設計的理論, 甚至 3D 、digital modeling 的課程,畢業作也不是純粹時裝作品、還有數碼藝術的視覺作品, 乃至 3D立體動畫, 而這一切都是貫通一體的, 就是 Kit Wan 作品最大的風格和母題── 動漫。
recommended readings
Kit 的設計裏的動漫風格, 雖然不能因一眼看出是哪套動漫, 但明顯是九十年代中或更早的風格, 與他年齡似乎差了一點, 他說:「這是虛構的, 找了一位香港的插畫家 Otto To 所創, 他本身是那個年代的。我個人喜歡《高達》、《Akira》和《美少女戰士》( !),不認識我的人會以為我很『時尚』,但挪威的老師看到我那些電腦畫的作品時就說我很nerdy 。」誰說時尚就不可以是「毒男」? J.W. Anderson 據說也是好此道者。Kit 說, 學生時代的創作雖然亦是發自內心, 但沒有時間反思, 是未清楚自己真正的性格, 後來在哥本哈根比賽時另一位導師在發展第一個系列時要他想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設計師, 因為只是衫靚是沒有用的, 但性格更影響品牌, 這也是當地設計思維與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從B A 到現在, 幻科、cyber-punk 、動漫其實都一直影響我, 但只是如今我更帶着一份自覺來做設計了。19 春夏的系列命名為” Chapter 000 ” , 以後每季就是一個新篇章, 猶如一本漫畫, 而衣服也是為當中虛構的角色來設計。」
筆者眼光一向勢利, 但看到 Kit 口中說要商業化的 19 春夏作品都忍不住讚手工不俗, 2D 與3D 在配飾和衣服上的轉換有趣而漂亮,然後談到不少獨立年輕設計師出品空有玩味, 但質素實在令人卻步, Kit 又說到另一個故事:「質素的確很重要, 今季生產前原本的歐洲工廠發生了問題, 訂好的布料要運往中國, 成本高了很多, 被大陸的廠商說肯定會虧本, 但也沒有辦法。」有創意又着重質素, 令人刮目相看。未來K i t 正考慮到不少新設計師的搖籃── 上海時裝周發布作品, 也會為哥本哈根的Hotel Pro Forma 劇場設計戲服, 讓我們期待着 Kit Wan Studios 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Kit Wan,以奧斯陸為基地的香港設計師,喜 愛在動漫、科技、科幻 和機械的美學中探索, 其充滿cult感覺作品不拘一格,包括服裝及多 種藝術形式,穿梭於當代世界文化中。 IG: @Kitwanstudio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