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誌,乘載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文化。時尚雜誌最直白,像是一個地方的時尚代表,一本紙本的選材報導方向美術方針、攝影內容均 反映一個地方的時尚面貌。本港雜誌喜歡邀請名人穿上時尚服飾登上封面,呈現了本地時裝與娛樂事業本是同根生的基礎。而美國,貴為各大國際雜誌的總部,情況更甚,不過閒時超出常例,例如《Vogue》五月號總會以大都會年度時裝展覽的主題邀來協辦名人登上封面、《Elle》十月號( 2017)又曾經以 Rihanna 的彩妝大頭為其品牌做勢;即使背後有利益考慮,總算能洗洗過度濃厚的商業色彩,免去了一年十二個月 total look「品牌目錄」的尷尬現象。
《Elle》十月號( 2017)又曾經以 Rihanna 的彩妝大頭作封面
《Vogue》五月號(2017)請來 Met Gala 2017 協辦名人 Katy Perry 身披從來不贊助封面拍攝的 Comme Des Garçons 登上封面,叫人眼前一亮。
不過要談雜誌最多樣、商業與創意最平衡的地方,相信非日本莫屬。一向認為日本的雜誌最能夠展示「百貨中百客」的比喻,喜歡打扮的少女會看《VIVI!》,喜歡看時尚專題的人會看《WWD》,追求高端的,自不然追求《Vogue》、《GQ》等國際大刊,品牌定位清晰,從來河水不犯井水。
本以為日本設計師只會登上《WWD Japan》的封面,但是《GQ Japan》十月號的封面人物叫人喜出望外,因為封面人物,正正是日本三寶之一——山本耀司。
站在出版社角度出發,你不會希望封面主角沒人認識,又或是登一位「票房毒藥」的封面以致銷情慘淡。到底一個國家,時裝發展到什麼程度,能驅使一名設計師登上封面依然多人拍手叫好?
山本耀司是設計師,但同樣是名人(不過更stylish)。而名人,登上封面會說故事,只不過,設計師的故事比起其它演藝事業的人來說,更鶴立雞羣而已。
何況時裝的根來自時裝,時裝設計師創造衣裳,衣裳形成潮流,引來雜誌報導。設計師登上時尚雜誌封面,本是一件多麼順理成章的事?
《GQ Japan》十月號(2018)的封面人物是傳奇設計師山本耀司。
遺憾本地時尚雜誌與娛樂文化不離不棄。名人封面早已教人盲目,來來去去也是那十多位名人,剛好撐足一年,名符其實的換湯不換藥。
無奈本地讀者大多對時裝設計師無感,即使請來 Karl Lagerfeld 登上封面,也未見得能起死回生。或許我們是時候反省,除了明星,封面人物還可以有什麼選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