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以至整個亞洲時尚時裝行業來說,年近80的 Joyce Ma 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自 1970 年創立 JOYCE Boutique,Joyce 的時裝眼光和時尚品味,一直站在引領位置。起碼對於我來說,這是事實,我的很多時裝啟蒙,都在 JOYCE 的專門店裏發生。
Joyce Ma
1980 年代末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了 Wim Wenders拍攝的紀錄片《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邂逅山本耀司,驚為天人,看完戲直接走到文華酒店 JOYCE 尋找天人神衣,渴望親手親身親歷大師的裁剪痕迹。那時 Galleria 的 JOYCE 還未開幕。
馬太在文華的第一間店,後來轉為 JOYCE MEN。
由山本耀司開始,牽動了我對時裝的興趣。很自然地,JOYCE成為我每周末流連之地。初時是文華酒店,和店員Derek熟絡起來,後來他成為Galleria JOYCE的男裝部門主管,踏入廿一世紀更自立門戶,開設被傳媒譽為隱世高質服裝店Delstore。還有當時為JOYCE公關聯絡人Margaret,也因為我經常聯絡索取他們旗下時裝品牌的資料而成為老朋友。
中環 Galleria JOYCE
當然,Galleria JOYCE 於 1990 年代初開幕後,迅速成為香港以至海外時裝發燒友朝聖之地。這裏除了貫徹 Joyce Ma 不斷發掘時裝新手的精神,也開創了其後風行全球的生活方式店嶄新格局。我是在這裏發現 Martin Margiela 和 Ann Demeulemeester,同時也見證了一個購物空間如何可以優美糅合家居、花藝、餐飲及時裝,為顧客帶來衣食住行全套生活優質選擇(Corso Como 和Colette 都是之後的事情)。我開始明白什麼叫做生活品味。
JOYCE Boutique 早於九十年代初即將時裝零售結合餐飲、家品、化妝品、花藝,創造前衞購物空間,帶領世界潮流。
那時還經常在店裏看見 Joyce Ma 帶着買手同事在現場佈置衣服擺設之類,雖然她個子不高,但近距離已可以感受她的氣場,是那種她說了算的凌厲。我們都知道,JOYCE 的成功,並非把一批名牌集中到店裏售賣,這樣任何一個做服裝零售的都懂得做,沒有 Joyce Ma 本身對時裝的洞察和鑑賞能力,而且不斷引入新秀的毅力,JOYCE 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所以她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夫當關的氣勢。
#RE-INVENTING SHOPPING SPACE
但我又有機會見過 Joyce Ma 什麼手袋背包都沒有只拿着一瓶 evian 的瀟灑,加上她一貫的清爽短髮造型,已經型得不行。我彷彿又對什麼叫自信而美麗了解多一點。
當然,這一切都要拜 Joyce 早年已開始涉獵瑜伽身體力行投入冥想修練所賜。很多年後我才明白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時知道她跟隨了一位印度瑜伽大師,以為都是某種潮流或虛榮的影響吧。後來到自己開始知道,要達至生活和生命的平衡,得先和自己身體溝通,而透過不同形式的運動,是不二法門。
#LOVE FOR ART
在巴黎宮殿花園的馬太舊居下,是JOYCE的藝廊JOYCE GALLERY,正是馬太非凡的藝術修養,令一向看不起亞洲的歐洲人對馬太刮目相看,也令JOYCE Boutique的地位不同一般時裝店。
也許 Joyce 一直從事服裝行業,對這種被稱為「第二層皮」的東西有了不少的積累甚至突然的頓悟,讓她老早走上尋找自己的道路。我深信瑜伽和冥想,是 Joyce 能永恆對時裝保持着熱情投入的關鍵,因為更加了解自己,對時裝的愛更義無反顧。我直覺覺得,如果今天 Joyce 再開創一系列以自然為主題的服裝以至生活用品的 JOYCE Nature 店,必然十分成功!
recommended reading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