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屍殺列車》女主角鄭裕美因接下了一部由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而引起韓國網民的批評,表示對她很失望。這本小說名為《82年生的金智英》,2016年上架後,七個月就突破十萬本記錄,隔年作者趙南柱更獲得了今日作家獎,可是這本作品一直備受爭議。韓國女團Red Velvet成員Irene就曾經在見面會上因表示自己正在閱讀這本書,而受到抨擊。
可,金智英的故事其實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 一個普通女孩成長的故事…
金智英這個名字,可能隨便在韓國街頭上大叫一聲,就會有數十個女孩回頭答應。她的故事很平凡卻道出了每個女生的身同感受,為什麼女學生的裙子總要及膝,為什麼一個女生就不能穿裙子晚歸,為什麼女生後結婚應以家庭為重,明明每天的重覆的家事和聚會都已讓她喘不過氣,卻要聽到別人說她游手好閒,花老公錢的閒語。這本小說的故事沒有高潮連連,平淡無趣,這卻是大部分女生一生都會經歷的事,就是那麼的不值得稀奇,說出來大家又會察覺出問題所在嗎?
這是作者的自傳故事,但卻唯有當化作別人的身份,才能若無其事般說出來。 只是金智英的故事其實無處不在。
是的,南韓是一個男權當道的社會,韓劇的浪漫事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人會遇上。女權,這兩個字要不是這本書和隨後的「Me Too」事件,可能都只能收到桌下,Apink的娜恩因為用了寫着GIRLS CAN DO ANYTHING(女生可以做任何事)的手機殼被視為女權而遭批評,韓國女配音員因為穿著寫有「Girls do not need a prince」字句的T-shirt而被合作的遊戲公司開除,脫去了女權的外衣,都不過是想追求兩性平等,為何這變成了不該犯的死罪?
可能你覺得這些都是男權當道的韓國才會發生的事,但這些對女性不公,事實上在各地每天都正在上映,「會被男人性騷擾,還不是你穿得太性感」、「你穿這條裙子來上課是想誘惑誰」、或是媒體給下的「要怎樣化妝才能吸引男性」的標題,對女性的物化無處不在,有時候甚至連女性也不在乎這種長久以來的扭曲思想,女性存在的意義就只能放在男性之後嗎?
智英如此感受:『自己彷彿站在迷宮的中央,一直以來明明都腳踏實地找尋出口,今天卻有人突然告訴她,其實打從一開始這個迷宮就沒有設置出口。』
這本書不過是道出生活日常,如果你認為這是一種無理控訴,世界可能真的生病了。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拍,上映日期未定,或許可以先看看筆者最近在看的網劇《就算敏感一點也沒有關係》。女性主義者並不是厭男,如果撕下這標籤,我們都只不過是相信平等,希望獲得同等尊重的一群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