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仔人家,咁多紋身好睇咩?」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時,我才十六歲。隨着紋身數量逐漸增加,聽到這問題的次數亦愈來愈多。
紋身作為一種傳統,源於少數民族。住在部落的人選擇紋身,是為了讓敵人望而生畏,或者建立自己的身份象徵,是不分男女的。可是來到近代,就有些江湖大佬,用紋身來灑豪氣,分階級,紋身彷彿成為了男人的專利,在華人社會中,女性身上有紋身總會惹來無盡的閒言閒語。有朋友就曾經因為一個只有指頭大小的紋身,被母親這樣訓話:「如果你嫁咗人,我就冇權管你,你紋到天花龍鳳都得,但今日你仲係我個女,冇我批准你就一定唔可以紋身!」而有紋身的女性也常常被傳媒塑造出負面的形象──赤祼,拋媚眼,總是擺出一副要摧毀世界,或者要誘惑別人的姿態,彷彿有紋身的女性就是引人注意、開放和反叛的。不難理解為什麼大部分父母仍然不接受女兒與紋身扯上關係。
對我來說,紋身是自我的一種陳述。我們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的紋身,大概瞭解到一個人的個性,甚至是他在乎或者相信的事,亦有人會以紋身作為給自己的一個紀念,或一份鼓勵。「紋身是由經歷提煉而成的烙印,更是對未來的祝福。」由我得到第一個紋身開始,直到現在成為了紋身師,這句話一直是我抱持的理念。當一個人經歷了某件事,或者某個階段,在獲得新的體悟後,把學會的刻在自己身上,時刻提醒自己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以客人A的故事為例: 這個女子認為只要堅守下去,她的愛情故事一定會有一個童話故事般的圓滿結局。可惜事與願違,她總是不能和對方走到終點。女孩因此想紋上格林童話裏面美人魚的故事── 深海女巫答應賜予美人魚一雙腿,讓她嘗試與心儀的王子談戀愛,不過如果對方最後不把自己看成結婚對像,她便會化成泡沫死去。我跟這女孩一起商討概念,最後得出的圖案,是一面代表着童話世界的鏡子,而鏡子後面正正是被困的人魚,她設法想衝破鏡子,回到現實。藉着這個紋身,希望客人可以學懂放下童夢,接受現實。
值得慶幸的是,客人紋身之後一直學習自愛,因為自愛,然後便得到愛。最近一次她又來找我紋身,還跟我分享了一個喜訊!
今天,紋身不見得再是壞孩子的徽章,亦不應該成為被人定義的工具,只有紋身的主人才有對紋身賦予意義的資格。而這個資格,是不分男女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