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給你怎樣的感覺?舊式唐樓林立;棚檔相連依靠;買到最廉價的內地進口貨;也可能買到如珍如寶的二手貨。這個喧鬧雜亂甚至充斥汗味的地方卻「小小咸多多趣」,比起上中環尖沙咀等蘇豪地段更具香港本色。原來不止我這樣想,《一代宗師》裡葉問和宮二在滿衛武館的深水埗大南街漫不經心的一句「這裡不也是一個武林。」大概亦概括了Kim Lam對這條街的浪漫想像,為他創立的展覽空間——Parallel Space 選址埋下了伏線。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我所說的Parallel Space位於大南街202號,一連兩層的一個單位似是深水埗中的一個「異空間」。乾淨的落地玻璃上貼有水墨筆觸的「石居陋室」,今次是創展人Kim Lam與「梨木製陶所」創辦人Wy Lee、Ryan Hui所合作的多肉植物盆器展。訪問當天我準時到達202,探頭而進半開的閂口,三位合伙人正一派輕鬆的聊天,聞說「梨木製陶所」的陶藝家是一對情侶檔,果然其氣場之同一眼便能辨識,身穿白襯衫綿麻質的一對樸質男女正是許俊傑Ryan與李穎儀Wy,而一頭長髮氣質冷峻的是Kim Lam。
左起:Kim Lam,許俊傑 Ryan,李穎儀 Wy
是曾經的時裝人,是「學陶的學徒」
梨木製陶所的Ryan 與Wy 是畢業於浸會大學的視覺藝術院,而Parallel space創辦人Kim Lam出身於理工時裝系,Kim在未開張Parallel space 前早對陶藝種下緣籽,本著要學就學最好的念頭,敲上了梨木的門,成為梨木製陶所的學徒。「學陶的學徒」雖比兩位師父年長,卻甘服於廿來歲的梨木情侶,原因無他,就是造詣精深,作品古今神韻共存。Kim 開始營運深水埗的Parallel Space後便陸續邀來不同藝術家參展,這個五月份,正是與師父們的合作。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造陶要「置中」而做人要修身立命。
學陶的第一個基本功是「置中」,要用手把陶泥穩立於快速旋轉的轉盤中央,若稍有偏頗,成品小則東歪西倒,重則要砍掉重練,故要心無旁騖,是考驗人的耐性、力定與自信的過程。不過首先談及「置中」的不是陶藝家情侶,而是Kim Lam。
「其實學造陶教識左我如知營運Parallel Space,不是開玩笑的。」師徒們相覷而笑。Kim續說:「陶藝第一個步驟是置中。其實不論做創作;經營這個地方;甚至是做人也一樣,要把事情弄清楚,置中自己最初的想法和理念,才能做下一步,否則很容易就會偏離,很多事也是,」Wy:「Centering是第一個步驟,這步驟是最初期、最重要,但也是困難的一個關口。」「就是要代表做事要一步一步做好,這步其實很難,很多人想跳過這步做下一步,」未把第一步的置中做好,其實那塊泥什麼形狀也做不好的。
陶藝第一個步驟是置中。其實不論做創作,經營這個地方,甚至做人也一樣。
Parallel Space Founder
攝影師Wing Shya (夏永康)與Parallel Space Kim Lam 早前共同策劃攝影展"#Photographer"
「製陶」與「Space」也是個載體,載他們探索不同的世界。
問到陶在藝術界的發展,眼神清澈的Wy說起話來堅定冷靜:「陶藝是在藝術界較邊緣的位置,而器物更加,」回顧梨木的作品,除了本次展覽的多肉植物盆栽外,還有茶器、碗子、花瓶等。我心裡不禁猜想,要融洽「器物」與「載物」的關係,勢必兼及對「載物」的認識,作品才能成熟。而Wy卻三言兩語為我解答這個問題。
「都是靠著喜歡,一路自學的。本來對植物不認識,但種著種著喜歡,就多看書,問問朋友;本來不認識茶藝,也是做了茶器才慢慢學,花藝也是。」Wy就是這樣簡單直接的解答,我的問題就變得愚蠢了。對啊,只要真心喜歡就會慢慢學習,享受成長。「是陶瓷帶我到不同的文化,例如簡單的飲食文化,深入到茶文化,再到花道,或種植的文化,我們被陶瓷這媒界帶我們認識世界更加多的事。」很多人看「燒窯」的生活是「逍遙」的生活,而Wy卻有著「唔好急最緊要快」的精神,二人享受陶藝,忙碌中學習,忙碌中作樂。
陶藝這個軸心成為了Wy 和 Ryan學習其他事物的一艘船。那Kim的「船」就是Parallel space吧?Kim冷峻的臉上換上一抹笑容:「也可以這樣比喻,以前開始做這地方也怕會否太冒險,考慮要否加上一些消費活動,但還是暫時希望維持最純萃,最肯定,」展覽空間讓Kim接觸到不同藝術家,擁有不同交流機會,理當也是個載體。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無法以雞蛋撞高牆,那便以水滴石穿。
我追問Kim過去有否曾做過時裝相關的工作,才得悉他原來是個老前輩,早曾從業於時裝十五年,曾為陳奕迅唱片協作造型、美術指導的等工作,更在內地及不同地區推出過自己的品牌,直至2016年才停止做時裝。世界猶如陶泥的轉盤不停旋轉,在時尚巨輪上要置中更是不易,十年的經歷大概也看夠了浮華,讓他止步的原因不只是時尚步伐的轉變以及對滿足人無盡的慾望的疲倦,還有香港早年的政治問題。
我們這代人面對很多問題,嘗試去對抗,去表達,卻無可奈何地無法解決,促成他們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以及自己的發展軌道。WY若有所思:「做藝術的方式是與社會無直接關係的,是否須要用一種「回應政治」的創作,我也質疑了很久,也許感覺是消費議題卻未必有成效,後來生活器物給了我一個答案,」
有一種美學能讓人專注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學習在適合的時候做適合的事,這個社會的不公義也許會隨著人們的自行修身而改變,這是我們在陶藝中得到的答案。
本地陶藝家
也許在媒體可見的界線底下仍努力做著自己堅守的事就是其中一份「地下精神」。無法以雞蛋撞高牆,那便以水滴石穿,這是我對兩個單位創辦人理念的解讀。縱使世上有很多無能為力的事,我們無法以簡單公式拆解,無法以血肉搏鬥而勝,世界比陶泥下的轉盤更高速的運作,但藝術正是一種能潺流於社會的力量。以生活方式找到安身的態度,抱持能感染他人的信念更是一份堅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