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能對於土佐尚子(NAOKO TOSA) 這個名字感到有點陌生,她不僅有著時裝設計師和藝術家的身份,而且還是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藝術創新產學合作研究部代表,致力以嶄新科技融入於日本傳統文化及「防災」的創作。而在 2025 秋冬季度的紐約時裝週,她藉著一場名為《SOUND OF IKEBANA》的時裝秀,將時裝、災難與日本美學三者相連結。

在這場時裝秀中,土佐尚子以「SOUND OF IKEBANA: DISASTER PREVENTION SERIES」為主題,從災難發生的情景取材,設計出一系列防災的時裝服飾:系列先是展出了一件連帽大衣,它摒棄了傳統防災服的笨重感,採用了與消防服相似的強韌材料芳綸纖維,它輕若一般常見衣物,卻能有效抵禦墜落物的衝擊與高溫環境,而其特別之處不僅僅在於其材質運用,更在於美學結構 —— 它的設計靈感源自花道經典的「不對稱三角構圖」,透過巧妙的立體剪裁分散外力衝擊。衣擺處精心設計的褶皺,模擬了花瓣飄落的自然姿態,在剛硬的防護功能中,悄然融入了日本「物哀」美學中對脆弱與韌性共存的概念。


此外,土佐尚子也革命性地將 LED 智慧照明系統融入於服裝中,她將微型燈帶精密編織在服裝的肩線、袖口等關鍵部位,透過感應器能在黑暗環境中自動燃亮,其動態效果直接呼應了土佐尚子自身的同名視頻藝術作品《Sound of Ikebana》——以高速攝影捕捉聲波震動液體形成的瞬息萬變、如花道般有機的形態。燈光在舞者身上流淌,宛如「行走的光之花道」,在象徵災難的黑暗中點亮希望與方向。


土佐尚子認為,傳統防災裝備正正是因為外表笨重醜陋而令人們對其感到抗拒,因此她就巧妙地以融入科技及花道美學剪裁,提升防災服賦予的可穿著度,既讓防災裝備能完美地融入生活,另一方面亦向日本傳統美學,來了一番致敬,藉此傳遞「服裝既是美的表達,也是生命守護者」的概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