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經來到,面對猛烈陽光與紫外線的攻擊,相信不少讀者為了防止曬傷或者曬黑,都開始準備各式各樣的防曬產品嚴陣以待。但在挑選防曬霜的時候,應慎重留意包裝上的成分標籤。某些化學成分如果含量超過標準的話,除了影響海洋環境導致珊瑚出現白化問題,亦對人體有害,能夠造成皮膚敏感、提早老化、嚴重的更會導致皮膚癌。在選擇合適自己的防曬霜前,這五件事定必要留意。
1// 搞清楚 UVA 和 UVB
太陽會釋放兩種有害的紫外線 - UVB 和 UVA。傷害皮膚之餘,亦會導致提早衰老以及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
UVB 大多數在夏天時出現,天陰時會被雲層阻擋。光線會達到皮膚的表皮和角質層,導致皮膚有即時的反應,例如引起曬傷及皮膚紅、腫、熱及痛,雀斑或者色素沉澱等。
UVA 比 UVB 則有更大傷害,因為全年的分佈比較平均,穿透力強並不會被雲層阻擋。而且可直達真皮層,甚至穿過水和雲層,可算是無處不在。除了令皮膚即時曬黑,更令皮膚出現皺紋等老化的現象,並且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失去彈性,最嚴重會導致皮膚癌。
2// 物理性 VS 化學性防曬
市面上大致有兩種類型的防曬: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以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照射引起傷害。物理性防曬不會被吸收並且殘留在皮膚表面,利用覆蓋在皮膚上的物質阻擋或反射光線,達到阻隔紫外線的效果。可是物理性防曬乳質地較厚,使用後會導致一層「白色膜」。通常較適合敏感性皮膚。
至於化學性防曬則大多含有辛環烯烷(OCTYLCRENE)、水楊酸鹽(SALICYLATES)、苯甲酮(BENZOPHENONE)等成分。化學性防曬原理是利用吸收紫外線的方式,把紫外線與化學防曬乳結合並過濾紫外線,減輕對皮膚的傷害。但也因為吸收,因此化學防曬乳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
3// 防曬標籤上的 SPF 和 PA代表什麼?
SPF是防曬系數 (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假設我們不塗防曬霜在陽光下10分鐘就會被曬傷,但如果塗了SPF值為15的防曬產品,我們被曬傷的時間會延長,在10×15=150分鐘的時候才會被曬傷,這就是SPF值的含義。具體時間能延長多少是根據個人皮膚情況、天氣而定。
而 PA 是日系產品防UVA強度標識,後面跟的「+」號越多,防曬黑時間越長。PA+通常指的是4小時,PA++通常指的是8小時,PA+++通常指的是8小時以上。
Image Courtesy of New York Times
4// 防曬霜真的會傷害環境?
在 2016年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的雜誌中,一項研究發現,化學性防曬中的常見成分羥苯甲酮 (oxybenzone),對珊瑚和海洋生物具有高度毒性。而且防曬霜常見的納米氧化鋅會縮短淡水及海水藻類4至7成的壽命,打擊其他海洋生物如魚類及蝦類的食物來源。
該研究表明,oxybenzone 對珊瑚的發育具有毒性作用,尤其令成長中的珊瑚變成畸形,或者導致白化現象。以大堡礁作為旅遊勝地的澳洲則早在2007年開始,要求二苯甲酮在防曬霜內的含量不可超於10%。歐盟在翌年亦開始限定二苯甲酮在防曬霜內含量不得超過6%,瑞典更已全面禁用。因為 octinoxate 以及 oxybenzone 的傷害,夏威夷在2018年禁止使用化學防曬劑,成為第一個通過法案的美國州。
5// 防曬不但對珊瑚有影響,可能對人體健康亦有害。
其實不單止珊瑚會受到某些防曬成分影響,圍繞化學防曬霜的另一個爭議是,因為化學成分 oxybenzone 能夠穿過皮膚屏障,所以最終會進入人體,研究指出將會對激素有影響、細胞損傷,嚴重的話會導致皮膚癌。除此之外,其他化學成分亦有機會令皮膚產生過敏反應。根據藥劑師 Shamir Patel 指出,有不少研究發現除了oxybenzone 之外,阿伏苯宗(avobenzone)、 octisalate、octocrylene、homosalate 等成分同樣會對體內的激素產生負面的影響。消費者在選擇防曬的時候應慎重留意成分列表,尤其敏感性皮膚。
recommended reading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