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沒有互聯網、沒有社交媒體、沒有hashtag之前,每個年代都有它獨特的脈搏與躁動,專屬於每個年代的#青春#關鍵詞。
1960’s
#學運 #Student Movement
六十年代是躁動不安的年代,最能反映人心求變、追求公義的聲音,莫過於來自滿懷理想的莘莘學子。第一個獲得全球關注的學界抗爭是1964年柏克萊大學的Free Speech Movement。那場運動是從秋天開始,主要抗議校方不讓學生在校內擺攤募集人員參與校外政治運動,因此學生們展開數月的抗爭,並在年底佔領了學校大樓,數百人被警察逮捕。前來演唱聲援的民歌之后Joan Baez也在運動中一度被捕。到1968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被害,全球學生運動此起彼落,五月風暴(法語:Mai 68)發生在68年春天的法國,同年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抗議運動,全世界學生和民權運動分子發起的方向都有共通點,就是反戰(越戰、蘇聯入侵東歐國家)、反資本主義、反種族歧視、反官僚精英等,蔓延至西德、意大利等地皆出現學生示威的情況。
#法國新浪潮 #French New Wave
法國新浪潮(法語:La Nouvelle Vague)是影評人對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國導演團體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與古典荷李活電影的影響。法國新浪潮的特色在於,導演不只主導電影,更成為電影的作者和創作人。風格特色包括快速切換場景鏡頭等創新剪接手法,或是像「跳接」,在整體叙事上製造突兀不連貫效果。法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路易·馬盧(Louis Malle)、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伊力盧馬(Éric Rohmer)、查布洛(Claude Chabrol)與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等人。
#Youthquake #Mod #Mary Quant
Youthquake一詞是由時任《Vogue》主編Diana Vreeland於1965年創造,涉及音樂、流行文化,並改變了時尚產業的格局。該運動的特點是將青年文化視為靈感來源,遠離英國和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屋。跟英國發生的Mod (Modern的縮寫)、發明迷你裙的英國設計師Mary Quant都是六十年代掀起的時裝革命。
#披頭四 #The Beatles
公認為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搖滾樂隊。根植於噪音爵士樂和五十年代搖滾,披頭四探索了各種音樂類型,從流行謠曲到迷幻搖滾,經常創新地運用經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因為極度流行,產生了披頭四狂熱(Beatlemania)現象。隨着日後創作的成熟,他們被視為當時次文化運動理想的化身。
#中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是一份香港學生報刊,創刊於1952年7月25日,停刊於1974年7月20日,發行長達22年,總共1128期。編輯取向主要是針對海外的華僑學生,以中學生、大專生及青少年為對象讀者,每周銷量高峰期達3萬多份。
1960年代,《周報》處於新、舊世代交替的時期,主要編輯都受香港教育,例如當年19歲的陸離就擔任過周報編輯,相當年輕,他們能夠充分理解讀者的需要,熱中於世界思潮,外國文化如花生漫畫及歐洲電影,更甚於愛國、民族主義。
資深大律師吳靄儀當年是讀者之一,曾接受《鏗鏘集》訪問,表示《中國學生周報》對那個年代的人影響非常大,每星期首要做的事就是去購買,深受年輕人歡迎。
#陳寶珠
1960年代,香港出現了第一位流行文化的年輕人偶像──陳寶珠。香港電影史上最受觀眾歡迎的電影演員之一,她在六十年代紅極一時,被譽為「影迷公主」。陳寶珠一共演出過逾二百四十部電影,她演出的第一部電影是《秦香蓮》,最後一部是《壁虎》,其他影片則大致分為粵劇戲曲片、青春歌舞片、玉女片和武俠片等類別。陳寶珠與蕭芳芳曾合作拍攝過不少名片,如《玉面閻羅》和《七彩胡不歸》,前者是她第一部反串當「男主角」的武俠片,後者則演才子文萍生,她的男生扮相瀟灑俊俏,玉樹臨風,宜古宜今。至於《影迷公主》和《姑娘十八一朵花》,更是陳寶珠奠定青春玉女形象之作,曾風靡萬千影迷。
1970’s
#火紅年代
人稱「火紅年代」的七十年代,大量本土社會議題的社會運動如中文運動、反貪污捉葛柏、四反三不交、大小工潮、金禧事件等此起彼落。踏入火紅的七十年代,學運的特徵是複雜的,因為組成學運的學生不止「國粹派」,還有主張社會改革的「社會派」及主張世界革命的「托派」。
法定中文運動由1970年開始,它要求港府改變重英輕中的風氣,要向政府爭取中文的法定地位。1978年爆發另一場中文運動,目的是提倡母語教學,將中文運用到教育政策上,但可惜運動維持一年多後以失敗告終。保釣運動則從1971年開始,同年7月中大聯同港大在維園發起大規模示威,集會近三千人參加,終以暴力清場結束。翌年5月,在釣魚台移交前兩天,學聯組織了一次近五千人參加的遊行。最後是1973年的反貪污運動,事件因一名貪污警官葛柏出逃英國而爆發。當時的學生會門外都貼滿了大字報和剪報,近千人參加的迎新營裏,整整一個星期的活動,全部都是關於「反貪污、捉葛柏」。
#香港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是於1970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為擁有電視製作經驗或於美國或者英國電影課程資歷的年輕導演,當中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和方育平等等。這批從國外電影學院畢業回港並從事電視編導工作的年輕導演,本着對電影的熱誠,及年輕人的獨特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了一批完全不同於傳統香港電影、充滿個人色彩的新潮電影,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溫拿樂隊
溫拿(The Wynners)是香港1970年代誕生的華語樂壇著名樂隊。前身為The Loosers,1973年正式取名為溫拿樂隊。數十年來一直風靡多代少男少女。
#喇叭褲 #鬆糕鞋 #牛仔褲
七十年代,女士流行穿著俗稱「熱褲」的短褲,腳踏鬆糕鞋或靴;男士則流行穿著腰部狹窄貼身、褲管寬闊的「喇叭褲」。運動服隨着李小龍《死亡遊戲》一片而流行,至七十年代末香港廠商替不少國際品牌生產牛仔褲,年輕人對牛仔褲趨之若鶩。
#Punk #龐克
龐克搖滾於1970年堀起,到77年退潮,從美國、到英國、到澳洲,再波及全球,作為搖滾樂的分支音樂類型,特色在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無政府主義,倫敦的Sex Pistols、Clash;紐約的Ramones被視為龐克搖滾的先鋒。時裝方面則以Vivienne Westwood為代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