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Marie Claire UK 雜誌造型;右:Balenciaga 2017 Spring RTW 天橋造型
當藝術創作與金錢掛鉤的時候,一切的原本就已經變質。這話應該從何說起呢?
時裝雜誌的功能,除了最新時尚新聞、潮流預測、穿衣搭配等等,當中最為值錢的地方便是時裝造型拍攝,曾幾何時,多少個幕後英雄為雜誌拍攝出驚為天人的時裝造型,甚至一手改變品牌既有形象,重新賦予起生命價值。看似如此神聖的工作,有何嘗不是多少時裝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呢?
如今 Stylist 多半是為明星、廣告、電視電影設計造型,而雜誌造型設計的重任便落在雜誌編輯之上,但近年時裝編輯最常在品牌公關聽見的便是「我們的東西不可以與其他品牌混搭!」、甚至是「要跟我們設計造型一樣『Total Look』。」
左:Vogue Mexico 2017 April 雜誌造型;右:Saint Laurent 2017 Spring RTW 天橋造型
是誰訂立的規矩?又是誰牽制於誰?行內編輯都知道 Saint Laurent、Christian Dior、Balenciaga 等大品牌,都紛紛表明造型不能摻雜其他品牌。今年最為嚴苛竟然是 Calvin Klein,沒錯!新官 Raf Simons 最新下令:品牌設計必須要以 “Full catwalk look” 出現,不能夾雜著其他品牌,甚至是沒有品牌、或者是懷舊衣服設計一律都禁止配搭。變相編輯沒有任何創作及設計造型可言,簡直與品牌直接下廣告沒什麼兩樣!如此舉動目的顯然易見,無非都是建立品牌形象,從加強品牌美學觀到,感染行內的潮流趨勢看似理所當然,但往往會弄巧反拙。
左:Vogue China 為Gigi Hadid 設計雜誌造型;右:Stella McCartney 2017 Spring RTW 天橋造型
倘若此等風氣盛行,業界也不再需要造型師的職業能力,就算拍攝雜誌造型他們的存在也徒勞無功,甚至被業界認為是 Dresser 而不是 Stylist,當中完全沒有創作成分,又談何為自己的作品風格?雖然雜誌方面多半取決與廣告商,品牌成為雜誌的「米飯班主」也是無可口非,但過多的控制限制,反而環環相扣,破壞雜誌該有的天馬行空,扼殺編輯及造型師的創作行為,從而無法提供具有靈感啟發的刊物,同時也也削弱了雜誌增加消費者購物慾望奢求的能力。到頭來,眾人對時裝不再存有幻想空間的時候,也不再有人對時裝抱渴望的態度。
左:Vogue Mexico 2017 雜誌造型;右:Gucci 2017 Spring RTW 天橋造型
另外網絡社交統領的年代,造型設計也不再是雜誌獨善其美,而 Blogger 的出現更人大眾看到什麼是「個人風格」、什麼是「street style」,將天橋上「誇張」著裝演繹成現實中的時尚而又合理的穿搭,而high street / fast fashion 品牌混搭高端品牌,能夠得到大眾的巨大迴響,只因大眾能夠看見「共鳴」,如此 reasonable & affordable 的風格才是讓高端走進生活,也就「夠貼地」!就連著名意大利Blogger 的 Chiara Ferragni 也表示品牌公關也會被要求以 “Total look” 示人。
由此可見,其實total look 的效應並沒有太大的效益,反而讓時裝媒體再度陷入膚淺,流於表面的無意義工作內容,人人都能夠成為媒體的時代裡,難道就如此被品牌取而代之?只做品牌的宣傳工具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