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山碎石,把過程中產生的沙泥碎石倒進海裡,塑造出最接近自然海岸的陸地是早期香港的填海方式。若然我們穿越時空,說不定腳下的柏油路、居住的新市鎮、車子通行的隧道都是大海。早於香港開埠後的第二年,香港經歷了第一次非正式的填海工程。當時,興建荷李活道、皇后大道及雲咸街等路而產生大量沙石,為了免卻搬運的麻煩,直接把沙石倒進維多利亞港,「意外」地擴大維多利亞面積。根據政府的資料,香港約有 7000 公頃土地經填海而來,佔土地總面積約 6% (或已發展土地的 25% )。 2018 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簡稱:明日大嶼),就是希望在大嶼山東部填海造地。
由李佳桓、馮駿原策劃,於由 PARA SITE 藝術空間與 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呈獻的展覽「溢流地」,參與的藝術家包括:陳麗同、崔潔、未來主人(馬汀瀅、康康)、何鋭安、 Travis Jeppesen、 Jessika Khazrik for The Society of False Witnesses、劉慧德、李繼忠、 Riar Rizaldi、土地關係中心、童義欣、王凝慧、張哲熙、鄭波、 Zheng Mahler。展覽道出人為(填海)對自然(海)的侵擾,向「填海造陸」又或「土地復墾」提出敲問。當全球面臨氣候災難和難以預計的地殼變動,海平面持續上升,不少專家指出好幾個亞洲大都會將會沉沒在浩瀚的太平洋海底之中。
人類持續填海,豈不會自挖墳墓嗎?
李繼忠的金屬及鹽製雕塑作品《海砂屋》
李繼忠的金屬及鹽製雕塑作品《海砂屋》
「溢流地」是一個大膽而尖銳的展覽。不少作品針對人為對自然的滋擾,評擊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有好幾作作品也是把予頭指向明日大嶼。李繼忠的《海砂屋》,詩意的作品名字深藏危機。他追溯香港填海工程使用的砂是來自廣西欽洲,並非源自香港。香港以外的砂變成香港的土地,而香港亦愈來愈變得不像香港,落入一個難以想像的新局面。在建築業的語境下,海砂屋是指使用含鹽份的海砂摻入預拌混凝土所建造的房屋。牆壁及天花板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鏽蝕等等,而在土木工程中,使用海砂前必經的去鹽工序,海砂內的氯離子會腐蝕鋼材,長遠來說終會導致建築物崩潰。
與明日大嶼有更多直接指涉的作品是 Zheng Mahler 的《水牛16-40 千赫》。 Zheng Mahler 是由 Royce Ng 和 Daisy Bisenieks 組成的藝術家組合,他們本身居於大嶼山。《水牛16-40 千赫》基於 Bisenieks 的研究生論文——追溯牛群塑造的地理和濕地的過程。《水牛16-40 千赫》播放著藝術家追蹤在大嶼山漫走的水牛的田園錄像,水牛頭形狀的雙耳麥高風在旁邊,只有水牛能聽見的超聲波頻率通過金屬板,轉化為如同噴水池的水波圖案傳遞。作品重塑了一個水牛的空間體驗。可想而之,當明日大嶼的填海工程持續進行,水牛的生態將會面臨難以預計的改變。鄭波的紙面鉛筆作品《寫生(辛丑 穀雨)》同樣直接指涉大嶼山,鄭波同樣是大嶼山的居民,他在隔離期間,每天早起行山,畫下吸引他注意的植物,仔細地勾勒植物的花、葉及莖。
Zheng Mahler 的作品《水牛16-40 千赫》
除了與大嶼山有關係的作品,亦有不少作品直斥大財務、大企業而毫不忌諱。何銳安的錄像作品《蜆殼革命》中,貝殼浮現在畫面中央,背後是管道的倒影,接著貝殼漸漸垂直旋轉,由一塊逼真、厚實的貝殼逐漸變成荷蘭皇家蜆殼的代表性商標。商標自轉的同時,背後是了無人跡的荒地、山崗、海,最後商標出現在郵輪的上方。事實上,背後的鏡頭取自 1965 年,由 Richard Cawson 執導的《Shellarama》 一 講述殼牌石油從原材料到精煉燃料旅程的紀錄短片。貝殼及荷蘭皇家殼的商標如同禿鷹一樣,飛越萬尺空中,俯視它下方的「獵物」,而荷蘭皇家蜆殼的確多年來,瘋狂地開採資酒改變地球地球面貌,以盈利之名,污染空氣、水源和土地。何銳安的處理,由荷蘭皇家蜆殼商標取代天然貝殼尖銳地指出石油企業對自然的榨取。
當中不得不提佚名的土地關係中心。這一個成立 2021 年的香港研究小組,關注地產商、政府及其他霸權對土地的剝奪。他們交出的《裝置一:藝術與發展商霸權》與其說是裝置作品,更像一個研究站讓觀者從中讀出他們從各方面搜集到的資料。透過一台舊型號 IMac ,觀者可以隨意點擊檔案,從而更了解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在新界尤其橫洲的各種情況。電腦旁的書櫃、物品都是由被迫遷的村民提供,豬仔錢罌、膠拖鞋,與新界發展史有關的書籍一一呈現眼前這個由 Para Site 藝術空間委託的創作揭示企業如何以環保及藝術粉飾奪取土地的行為,同時作品敦促藝術家、藝術空間以至觀者日常生活中與霸構的關係。《裝置一:藝術與發展商霸權》的直斥其非在當代藝術的舞台上尤其難得,絕對是給藝術屆一個當頭棒頭,甚至是一巴掌。
土地關係中心的作品《裝置一:藝術與發展商霸權》
島嶼是展覽的整個意象,除了大嶼山外,也有好幾個作品是指向被現代論說淹沒的島嶼。童義欣的《蛟龍誕生》是一個例子。既是藝術家同時是漁夫童義欣對馬來西亞金之島的「Julung-Julung」產生興趣,發現這類魚和中國神話「蛻龍」發音非常相似。藝術家運用風乾黏土和顏料製作的《翻白眼》甚有趣味性,好比對應現代論說,城市發展的反應。而 Riar Rizaldi 的錄像作品《地球戲劇》則集中講述印尼西爪哇馬拉巴爾,當地原住民一直把這座火山視為靈性溝通的媒介,而荷蘭殖民政府在火山設立無線電發射站,《地球戲劇》運用推想小說的元素,指出殖民者和原居民對待土地火山的不同態度。
童義欣的錄像作品《蛟龍誕生》
Riar Rizaldi 的錄像作品《地球戲劇》
在策展語中,兩位策展人指出,「溢流地」經過一年半的籌備,又因疫情而延宕,而明日大嶼的去向已成現實,藝術的確很難在短期內有直接影響力,可是,通過多方的合作,通過創作和思考,「溢流地」的確是做到引發思考的效果,明辨是非這一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