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路總是寂寞——不受社會認同、沒有人欣賞、生活窮困,相信各位藝術家都應該經歷過這些;既然如此痛苦,為何還要繼續創作?是因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種治癒,療癒孤單的內心。
不少藝術家成名那天身軀卻已經長眠,當代背起「在世最具影響力的日本女性藝術家」就只有草間彌生一位。對於波點女王的認識,不少人都止於要到日本打卡的「波點南瓜」或者《無限的網與點》Infinity 的系列,今天我們看 Kusama 有著非凡、足以影響全世界的成就,但你們又知道背後的故事是多殘酷嗎?看畢紀錄片《點止草間彌生》,我們又讀懂了更多關於波點婆婆哪些鮮為人知的事?
若不是為了藝術,我應該早就自殺!
#1 強逼症是源自不愉快的童年
眾所周知,草間彌生所創作的無限圓點,重複性的藝術品是源自她患有強逼症,聽上去普遍得很(應該每個家庭中的阿媽都患有的 OCD),於草間彌生來說,卻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個角落——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戰亂時期生活談不上安穩,成長於傳統的日本家庭,雙親也不支持她進行創作,只要她不斷相親找合適對象成家;父親生性風流,遭母親逼使她跟蹤生父與其他女子的苟且日常,在她心裡狠狠地刻上一道無法復原的疤痕。
#2 重複性的作品呼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移居美國後,她發現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一種導航她心理創傷史的方式。這解釋了為何她不停創作重複性的藝術品,她用她的藝術作為逃避現實的方法,療癒她的創傷。
Accumulation is the result of my obsession.
#3 作品曾被其他藝術家抄襲
1958 年草間首次來到美國,她向自己承諾會「征服紐約市」。在與畫家 Georgia O’Keefe 書信來往的激勵下,她確信這個城市將允許她自由地進行藝術創作。作為一名亞洲女性,獨自一人穿越大西洋來到美國已經不容易,莫論要在當時還是「大男人主義」 的社會上靠藝術突圍而出,根本是不可能,她的作品被公認的藝術機構所蒙蔽,但卻影響了不少藝術家的創作風格,Claes Oldenburg、Andy Warhol 和 Joseph Cornell 也是隨著草間的步伐走。
#4 苦苦堅持的藝術刻上醜聞的標籤
後期她不斷透過創作挑戰社會界限,因裸露身驅的創作惹來社會上的不滿,消息更從美國傳到家鄉日本,苦苦堅持的藝術被人稱為醜聞,一夜之間變成過街老鼠,家人為了阻止這個消息傳播,一口氣將寫上這個新聞的雜誌買斷市兼藏於家裡,就連母校也要將她的名字從名冊中移除,這是她人生最灰暗的時期。
#5 曾於威尼斯雙年展上演一場出售「自戀」的行為藝術
1966 年威尼斯雙年展,是第 18 屆世界最負盛名的藝術展覽之一,草間彌生一大早就亂入庭園,將1500 個鏡面圓球置於草地上,舉起寫上 “your narcissism for sale” 的水牌,以 $2 美金向參觀者出售「自戀」,她提出了為何不能將藝術當賣熱狗汽水般出售這個破天荒的概念,藝術不一定是昂貴的,當時曾一度遭保安驅趕,成名後反成為展覽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說,越遭人瞧不起,越要勇敢去嘗試,才會有成功的一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