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90 年代,時尚被「反」了之後,時裝界從此一去不復返。
M2M(Made to Measure)出品的時裝紀錄片 “Antifashion” 追溯了 90 年代顛覆時尚屆的文化時刻。80 年代時裝是充滿色彩,華麗,女性化的,在 Gianni Versace 的帶領下興起了超模效應。然而,本片從 90 年代出發,90 年代本是充滿破壞的,經濟蕭條,海灣戰爭,愛滋病蔓延,時尚世界亦不可避免。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非正常比例(disproportion),回收時尚(recycling)到極簡主義將服裝設計反了天。從歷史,經濟,文化的大環境下窺探時尚界的轉變,更讓人可惜現在 20年後受Y世代衝擊下,時裝又要回歸一式一樣,讓人懷念那個多元求變的時期。
何謂反時尚(反時尚)?對山本耀司而言,他說到反時尚最基本的便是不跟隨潮流。
就像空氣一樣,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自然會被影響甚至說是污染,時裝也是這樣,每三四年就會更換一次。在那樣的定義下,我不是一個時裝設計師,因為我不追逐潮流。
Designer
Martin Margiela 1990年春夏系列
90 年代,由他開了頭。Martin Margiela 在巴黎近郊的一個廢棄遊樂場震驚了整個時尚界,整個系列中白色及裸色的束帶外套,闊腿褲,運動包身上衣都是磨損和未完成的;座位是先到先得,小孩在天橋上奔跑,模特兒走得跌跌撞撞。
更多的是,他建立了一個願景,服裝上打破了傳統的基於解構和重建時尚的比例概念,身份上他不斷尋求匿名,職業生涯中從未接受過採訪,拍攝或謝幕,即使在他離開後來,他更是隱藏得銷聲專跡。有人傳說 Martin Margiela 是女人,甚至將他神化,說他不曾存在過。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創立自己品牌之前,Martin Margiela 是 Jean Paul Gaultier 的助手。在這部紀錄片中便公開了 Martin Margiela 罕見的影像,他嚴謹地詢問導師 Gaultier 的意見,模樣青澀。
他(Martin Margiela)是這一生 Jean Paul Gaultier 有過的最好的助手。
除了 Martin Margiela,一部紀錄片圍繞了數個代表性「設計師」:撼動巴黎的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及山本耀司,開創極簡主義的 Helmut Lang,具概念及試驗性的 Hussein Chalayan,新興英國設計師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 等等,他們都是反時尚的先鋒,早已不是設計師的頭銜可以概括。
Hussein Chalayan 1998 年春夏系列
Comme des Garcons S / S 1997
「人們不再靠服裝去偽裝,而是選擇用服裝去表達,這是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最大的區別。人們不再用服裝去驚艷別人,而是用服裝讓自己感到更自信,變得私人化。」
Helmut Lang 90s
一邊看著山本耀司平靜又深邃的眼神,或是 Ann Demeulemeester 標誌性的眼線,也不禁讓人感嘆這些大師仍願開口表達自己想法的年代已成過去式。在 2008 年《紐約時報》一篇報導曾披露了Martin Margiela 的照片,並解釋 Margiela 不願發聲的原因是源於90 年代中期的明星效應,他的期望是「只討論服裝和哲學上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新聞炒作。」20 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設計師加入了 Margiela 的行列,極少接受訪問。無疑在注意力被人分散的社交網絡時代,好聽點叫留作品代我說話已足夠,實際上恐怕多費口舌回答時尚記者的問題只是浪費時間。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願意在自己的空間分享自己的生活與看法,隨即想到的有 Alexander Wang,Jeremy Scott 還有 Simon Porte Jacquemus 等等,畢竟當一個人能成為品牌招牌時,總比面對記者的提問或僱影響者們做宣傳來的直接。
Alexander McQueen S / S 1999
若你也懷念這一份神秘,願意去傾聽他們當時的願景,以下這短短的一個小時很適合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