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世界公認懂得fashion & style之道的民族,雖然近年有被韓國人搶去鋒頭的情勢,但說到底實力仍然是非常穩實,而且他們畢竟是最早踏入現代世界的東方民族,時尚方面既有先天優勢又有後天努力,發展成熟到連美國學者都有研究。文化研究學者 W. David Marx 寫成的《洋風和魂》一書原題是 “Ametora: How Japan Saved American Style” 。原本是詢問和解答為何日本人和他們如何拯救了美國的穿衣風格,但同時這本書也(間接地)解釋了一個古老亦常新的問題︰為什麼日本人時尚品味特別高?
作者David Marx 從二戰前他眼中的時尚沙漠之國講起,以最初有機會接觸外國時尚的日本人切入,逐步講解常春藤(Ivy League)、牛仔褲、Rock & Roll、Hip-hop各種美式風格是如何引入日本,而日本人如何憑自身對時尚的熱忱和本身大和文化裡保育和改造兼具的特色,令本來缺乏活力的美式衣著變令有東洋特色和變成全世界人渴望得到的時尚。當然其中也涉及到日本在戰後那段經濟奇蹟和失落的歷史,但說到底似乎仍然是一種獨特文化基因令日本人整體穿著水平能夠如此突出。
把美式校園風格引入日本,品牌VAN的創辦人石津謙介不但生產設計、自家的服裝,更同時擔任時裝寫手,在《Men’s Club》推動Ivy League style。在今天看會被人非議是「軟文」,但筆者認為軟硬不重要,最重要是讀者有沒有品味上精神上的提升和得益。
一如其他事物,日本人都擅於將舶來文化收歸己用再改良輸出,由「日本的」成為「世界的」文化資產。譬如大家今時今日想吃咖喱飯,第一時間想起的很可能是日式咖喱飯,而非「正宗」的印度菜。打扮也大同小異,今天世上最貴的牛仔褲,包括奢侈品牌的,都在日本岡山生產。對筆者而言,時尚雜誌雖由歐美發明,但最精緻的時尚雜誌都是日本人編輯的——最好的美國風都是日本人再創造的。當「保育+改良」是日本人拯救了美式風格的因素,那麼「研究+教育」則是日本人品味高的主因。
Catalogue式的教科書雖然不華麗不搶風頭,但卻是日本人時尚品味的紮實理論基礎,一如high fashion之外,日本人也深愛長青的美式校園風格。
二戰前,岡山富家子弟石津謙介是最早接觸外國潮流的日本人,二戰前後他一直仰慕美式 Ivy League style (即美國東北部地區的8所私立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之下的學生日常打扮風格)。由早初自己穿用來表達自我、扮有型,到後來想推己及人創立品牌「VAN」,更改造傳統西裝雜誌《男之服飾》變成如今仍然存在的男裝誌《Men’s Club》,使這種傳統味濃、可穿度高、歷久常新、可正裝可隨意的著裝,成為日本人以至世界共同喜愛的穿衣方式。
曲折故事留待大家自己細讀,但從中不難覺悟到一個老道理︰一個民族要平均穿著水平高(香港個別人士可以穿得很好,但整體而言水平懸殊,一如堅尼系數),不但要有好的貨品供應,更要有普及的品味教育。而時裝雜誌就擔任這個角色,日式時裝書很多時以 catalogue形式出現,不少「懶 advanced」的人可能覺得它們商業化或沉悶,但在品味學習過程中,是十分實際有效的教科書(睇意景氣氛的styling是好,但跟穿衣技巧風馬牛不相及——當你了解每件產品的故事後,看過一百本書後,有了理論基礎,再加以買買買的實戰,才能漸漸練就打扮竅門。而《洋風和魂》訴說了背後一群編輯如何在美國Hippies年代的生活手冊中獲得了啟發,形成今天日式男裝雜誌(產品主導+生活風格模式)的雛型。在經濟改善、傳播普及、貨品充足、消息信心大增後,Ivy League 這種平易近人(價錢、可穿度、美觀、文化親和感等方面)的風格,的確有力地提升了日本人的市容(市民的儀容)。
《POPEYE》2016年重拍50年前的《Take Ivy》Ivy League style,令此美式風格在日本歷久常新。
令人意外的是,原來毫無殺傷力 (起碼不似 rock 或 punk style 般像「壞」),Ivy League style 最初在戰後被誤為成某種不良青少年的打扮,不為日本人接受。為了引介 VAN 出資遠赴美國走訪多間 Ivy League 校園,拍下最早的街拍書《Take Ivy》(更拍攝影片回國教育公眾,其實 Ivy League style在美國是十分體面的大學生穿著風格),成為日本時尚品味教育的一個 paradigm,自此街拍就是品味確認的實在證據——外國的衣著特別型 (當然後來日本自身時尚成熟後,本國的street snap則成為了香港人的楷模)。
從《Made in U.S.A.》到《Popeye》、《Men’s Non-no》的出現,《洋風和魂》也闡述了日本雜誌的發展,進一步引證了日本人是世界生活/時尚品味的 connoisseur、librarian、archiver角色。當然筆者這樣的推論也忽略了對日本歷史和民族文化方面對時尚熱愛的因素,但歸根究底,我們也無法否認雜誌業發達和市民品味之間存在某種因果關係。
《洋風和魂》的有趣故事不能盡錄,但對於我們的啟發還是太多,務必親自細讀。
在代代木公園出沒的搖滾族亦屬一支外來服裝文化,書中解釋了為什麼搖滾族不像牛仔褲和校園風般受長期大規模的日本人歡迎的社會原因。而多元的穿衣風格,又是日本人遠勝別國的一大特色。
占士甸、嬉皮士當年令牛仔褲成為日本人年青人人腳一條的潮物,但事實上很多人只是人有我有大家有,可以完全不了解背後的文化,所以《Ametora》的故事也教訓我們不必把日本人神化。穿衣品味和文化修養並無直線關係,只要傳媒洗腦夠強(品味教育)、經濟基礎好、花錢文化強,全民衣著水平提升才有望。
《POPEYE》前主編木下孝浩就熱愛美國校園風格,亦是他把《POPEYE》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中,一改原來純熟熱中high fashion的編輯方針中拯救出來(不是要排除作為廣告大客仔的high fashion,而是將之包裝在美式、年青、有型的生活風格之中)。
看過《洋風和魂》裡「日本潮流教父」藤原Hiroshi跟punk祖師 Malcolm Mclaren 和Stussy之父 Shawn Stussy學習的章節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裡原宿」對世界街頭時尚的影響力有多巨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