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場的時候,當A-Lin的歌聲響起,同時你會聽到不少「呻鼻涕」的聲音。這套虐心的電影,好像是要把我們體內的水份全都帶走似的。走的時候,無一是不臉紅眼腫地離場,至少女生是。
在此必須先承認,筆者是個很眼淺的人。第一次在電影院裡哭得這麼淒厲、這麼心痛,應該是多年前的《我的少女時代》。但不同的是,《少時》是錯過了的初戀,結局算是個happy ending ,但《悲傷》,真的是一個悲傷到不行的故事。
(以下含劇透)
宋媛媛-Cream (陳意涵) 與張哲凱-K (劉以豪)的愛情是世間少有,他們同樣出身破碎家庭,內心擁有重大創傷。K被媽媽離棄,已經準備要接受現實,準備孤單過生活。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另一邊廂,Cream同樣地失去家人。當他們在極度需要愛的時候,相遇,同居,雙方相似的經歷和內心狀態,成為互為鏡像。那種同情、依賴、認同感,讓他們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雙人。
直到遇見了你,我才明白兩個孤獨的個體只要彼此陪伴,也能夠有幸福的權利。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我們在不同的愛情電影裏,能感受到各種愛情的表述。有的愛是祝福,有的是犧牲,有的是佔有,有的是成全。
每個人都選擇了只屬於自己的愛的方式,既然不能陪你走完餘生,那麼讓我親手把你交給幸福。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在《悲傷》裡,我們感受到各種的交集。希望愛的人能夠得到幸福,幫她找男朋友,幫她安排這段美滿的婚姻,拱手相讓,還要從自己手中送出。在這種情況下,正常女人時不會答應這種婚姻。但在《悲傷》裡,正正最虐心的,就是Cream答應了。她只是想K安心,完成K的夢想。
我想大聲的說出我愛他,但我知道我一開口眼淚就會流下來,無法支撐下去。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當他以為她能夠得到幸福的時候,她離我了所謂的「丈夫」,回到他的身邊,陪他倒數人生餘下的時間。還要假裝若無其事什麼也不知情,這種的自欺欺人,更痛苦、更虐心。
我和自己做了一個約定,如果他回頭,我會擁抱他,結束這一切,可是他始終沒有回頭,我也無能為力。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觀眾可能認為是K一直在悲傷,一直將愛藏於心底,但原來Cream一直都知道,亦同樣暗地裡悲傷。
你知道嗎?我愛你,不是我的選擇,而是上天的願望,我無法不去愛你,那是上天給我的任務。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Cream寫給Bonnie的《Kitty Bomb》歌詞中,曾表示不喜歡「永遠」這兩字,一定要改成「下輩子」。因為任何一方先走了,就沒有永遠,而下輩子,是個約定。其實,她話中有話,她早就知道他要離她而去,亦知道不能改變事實。所以對比永遠,她更想追求下輩子。
我不喜歡永遠,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但是下輩子不一樣,聽起來就像是一種約定。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最後的結局,是極端,亦是最虐心的一幕。這樣的愛情,世間上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很多人未必能理解宋媛媛跟張哲凱這種荒謬的愛情,但就如電影裡裏多次提及,如果愛能解釋,就不會有痛苦了,而Cream和K的一段情,亦演活了這句。
愛情如果能夠解釋,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在看這套電影前,有朋友說:「如果你想大哭一場,必定要入去看」。大概,我終於明白他的用意。《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最後是悲劇收場,中段的催淚位,尤其陳意涵在隧道裡狂奔追車的場景的確令人鼻酸。但導演林孝謙曾表示:「我其實不是想要讓人哭,而是想要讓大家想起被愛的感覺。」他希望以虐心的劇情,讓觀眾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深刻去體會愛的刻骨與珍貴。林孝謙這樣說到:「大家一定要珍惜身邊你所愛的人,因為你不知道世界會有甚麼樣的變化,但是請你們要相信愛情,珍惜身邊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電影希望帶給大家的收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