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也在想像愛與自由的氣味是怎樣的。早前終於遇上一對瘋狂的情侶,他們以此為靈感調製了一瓶香氣。這本來是我打算今次在這裏和大家分享的,可是定了題之後又後悔,因為愛情和自由都是叫人窮一生去追求的事情,現在把兩者加起來的複雜程度不是媲美思索地球起源? 我等凡人想不通的,那中外的名人典籍又是如何看待愛情和自由?
卡謬說假如和我們相愛的人可以認識那個在戀情開始之前的我們, 他們就會知道自己在我們的身上做了什麼。
佛家說愛 (TANHA)為緣。愛的簡單解釋就是生命慾,它是生命活動的本源力。有生命慾才有追求執著,有追求執著才有種種身口 意的活動而有業力的存在,又會因此而苦苦追求,患得患失。到這 裏已經說明了惑、業、苦的因果關係。
徐志摩的愛情是將於茫茫人海之中找尋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是 幸,不得是命。如此而已。
曹雪芹呢,他在《紅樓夢》的引子就開宗明義地說──開闢鴻蒙, 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 衷:因此,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而他筆下賈寶玉的愛情是縱 是溺水三千,他還是只取林黛玉這一瓢飲。黛玉找寶玉麻煩試探他 對寶釵的心意,問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 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 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少年對愛情的執著 都被他道盡了。

FRIDA KAHLO於1907年出生在墨西哥南 部,從小患小兒麻痹,天生左腳比右腳短。 少女時代遇上嚴重車禍,然後餘生要承受各 種後遺症和多次手術的痛楚。她的一生與著 名壁畫家丈夫 DIEGO MARIA 糾纏。生性 風流的他與FRIDA多次離合,令她傷透了 心。這種種經歷令到這位女畫家創作出超現 實主義和帶有象徵意味的作品,在其畫作 當中可以感受到她自身強烈的情感投射。
而在我眼中,愛情與藝術和創作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作就是所想的,裝也裝不了。看FRIDA KAHLO的自畫像那眼神空洞沒有焦點, 裸體從中裂開,裏面是一根破碎的大理石支柱。她被丈夫如何地背叛 過,對愛情如何地失望過才可以畫出這樣的一幅作品?讀莎士比亞的 十四行詩問可否將汝比作夏日,那時的他遇上了一個熱情如盛夏的女 子正在熱戀吧。
至於自由,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 (JOHN STUART MILL) 在他建基於功利主義的立論認為只要是不涉及和影響他人的 利害與權益,他人並沒有權利加以干涉:「人類之所以有權有理地依 個人或者集體形式對任何他者的行為進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 自我防衞。」
法國的代表是啟蒙時代的哲學和政治理論家盧梭 (JEAN – JACQUES ROUSSEAU),在他那著名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 基礎》中提到自然界中是很少有不平等現象出現,今日社會的各種不平等只是人類在求生存的演化過程中逐漸衍生而成。
社會和政治教授以賽亞.伯林 (ISAIAH BERLIN) 在牛津大學任教 期間一場著名的演說主題是兩種自由的概念,就是消極自由和積極自 由。如果人安分守己,不作出損害他人安全和權益的行為,那麼這個
人的消極自由就受到保障。但生而為人,只能消極地苟且偷生從而得 到不被冒犯的自由便會得到滿足嗎?當然不。所以要積極地成為自己 的主人,理性行事,按照自身的利益負責任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只有 這樣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盧 梭(JEAN-JACQUES ROUSSEAU) 是 十 七 世紀啟蒙時代的法國與日內瓦哲學家、政治理論 家和作曲家,出生於當時還是獨立國家的日內 瓦。除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之外, 他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 益》也對後世的哲學發展極其重要;他的另一 篇《社會契約論》中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 哲學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 國大革命以至現代的政治、哲學和教育思想。
說了那麼多,究竟愛與自由的味道是什麼? 原來是甜甜的忌廉蛋糕 味。以一場浪漫的逃獄為靈感,一瓶 LOVE & CRIME 以香氣記下一個差點被人遺忘的愛情故事。於1905年的波士頓監獄,THOMAS HOWARD因為政治罪名而入獄。他的18歲女友MAY COYLE為了幫助心愛的人重獲自由,竟然做了一個藏有鋸子的結婚蛋糕,然後把 THOMAS 從監獄中救出來。最後因為他倆的愛和勇氣感動到國民, 所以得到各方的支持而無罪釋放 THOMAS,從此便快快樂樂地生活, 白頭到老永結同心。
那忌廉蛋糕的味道是如何在香氣當中呈現? 我問這瓶香氣背後的創造者 TANYA和MATTHEW。以烤糖、八角和香草海綿蛋糕融合出甜美可口的前調,象徴着愛情的甜蜜; 隨後是粉紅胡椒和天然可可,微辛微澀的香氣為這份甜蜜增添了深厚的層次,表達出MAY 爭取愛情和自由的勇氣。TANYA 本身是俄羅斯人,成為全職調香師之前一直是人權工作者,對於爭取愛與自由她怎會沒有一番體會?
至於我自己,我沒出息,所以對愛與自由的期望十分卑微。我尊重別人的選擇,但希望可以無憂無慮地與心愛的人在大牌檔吃一碗美味的牛腩麵已覺得心滿意足。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是哲學家及觀 念史學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的頂尖自由主義思想 家。出生於拉脫維亞(當時屬於沙皇俄國)的猶太 人家庭,後成為牛津大學社會和政治理論教授。
BERLIN對 自 由 主 義 理 論 的 論 述 影 響 深 遠, 他 在 1 9 5 8 年 於 牛 津 大 學 的 演 說 「 兩 種 自 由 概 念 」( T W O CONCEPTS OF LIBERTY)中區分了積極和消極自由, 對以後關於自由和平等的關係討論產生了莫大影響。

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STUART MILL)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甚廣,尤 其是其名著《論自由》,被後世譽為自由主 義殿堂之作。書中的要義是只要不涉及他 人的利害和權益,每個成年人也有完全的 行動自由,他人和社會都不得干涉;只有 當某人的言行危害到他人的利益時,他才 會接受到社會的懲罰,這亦是這位偉大的 哲學家為個人與社會所劃定的權利界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