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雙鞋子那麼貴,那襲裙子更是天價,時裝這玩意普通人負擔不來。況且,走在天橋上的時裝,設計不切實際,根本不能穿著上街,多看多談無謂。」不少人如是說,尤其在這經濟氣候之下。從前工作過的雜誌社傳媒機構老闆,不少都深信此道,他們於其負責雜誌中加入時裝欄目,往往抱人有我有心態。那時候自己的年紀尚輕,工作資歷也淺得可以,總是不懂對此看法作出回應。過了一段日子,也是在籌備這2009 年春夏時裝特輯期間,聽到同事們都對時裝周與會人士的個人打扮興致勃勃,才把這問題想了再想,時裝的有趣、值得報道之處,究竟在哪?
我想,時裝的吸引力,在於其啟發性及予人自由發揮的空間。Prada 用時裝探討什麼是性感;Yohji Yamamoto 以中性衣服表達自己一套浪漫主義;Maison Martin Margiela 愛實驗愛比人走前幾步,喜歡把不可能穿在身上的東西變成變成可穿着的衣服;Hussein Chalayan 的撞車系列,有反映金融海嘯的意味。正如我們是期的受訪者 Lane Crawford 時裝總監 Sarah Rutson 所言,「時裝是很主觀的,所以不能把它分為誰認為這個好或那個不好,通常不是很喜歡就是不喜歡,沒有中間的。」時裝沒有黑白是非對錯,只有個人認為的好與不好,這種讓個人作主的自由,很難在其他地方發現。
網上部落格興起,讓世界各地不分年齡種族行業人士加入時裝評論員或記者行列,證明不同聲音,不同角度,都有生存空間。有人拍下自己每天打扮上傳網絡;我們是期時裝特輯中的另一位受訪者,網誌 The Sartorialist 主人 Scott Schuman,卻愛在網上展示他認為穿得好看的人的照片,「我不認識他們,也不在乎他們在真實生活中是個怎樣的人。我從沒有把他們身上的衣服品牌記下,這些並不重要,我只管拍下自己的個人觀點。」他幻想每個穿得好看的人背後,也有一段故事。我們愛上某類型衣服,其實也就關於個人背景。
時裝指的並不只是天橋時裝, 也關於自身,關於你的日常打扮,是一件很人性的事。設計以人出發,以人為本的 Raf Simons 於《Interview》的訪問中談到他於創作上的矛盾,“I think that the 21st century almost doesn’t allow the beauty of something really small and out of the spotlight…Our society wants things to grow, and our society want things to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Everything has to put under the spotlight. ”
I think that the 21st century almost doesn't allow the beauty of something really small and out of the spotlight...Our society wants things to grow, and our society want things to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Everything has to put under the spotlight.
以五位數字快人一步買下某品牌出品,買下當季人人都在談論的重點單品,與潮流競賽,並不代表你懂時裝、愛時裝。會從各設計師的視野中尋找啟發,發掘出自己的認同一套,表達自己眼界、意見,這樣的時裝才有意義。讀書時,學生們要先了解別人的理論,繼而再發展出自己一套觀點;觀賞時裝,穿着時裝, 也不過如此。這也是本期“Off the Runway”時裝專輯想要討論的課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