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只有三度的上海,漫天飛雪之下走到滿有老上海氣息的貝公館,為民國1934年建造的中西合壁老洋房。這次邀請到為我們一月號其中一輯大片掌鏡的是一位基於上海的攝影師——馬海倫。她的聲線溫柔可愛嬌滴滴,外表卻像潮童,腳踏購自CORSO COMO的聯乘球鞋,戴著漁夫帽,原是新疆人,雖同是來自中國,全因為新彊這個具特色的地方,造就了海倫別樹一格的風采。攝影過後筆者有幸跟她來一場對話,究竟曾踏遍中美兩地,一度為 《NYLON CHINA》 攝過一輯名為《足球女孩》大片的她,如何走出自己的個人風格?
recommended readings
你的攝影風格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自己的攝影風格比較女孩子,我的風格是比較古靈精怪,很喜歡色彩鮮艷,很溫柔的,所以我開玩笑說我的相機是溫柔的Canon!
可以介紹一下最能代表你風格的作品嗎?
因為我是新彊人,我一直覺得要為自己家鄉做一點事情,由其新彊是一個被很多人誤解,被很多人不為知的地方;很多人知道我是新彊人都會很驚訝,特別是我在國外的時候,第一個反應都是:「哇,新彊是哪裡?」——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國內的同學就會說「天呀!你居然是新彊人!」
我本是漢族人,但是我好多朋友都是少數民族,從小長大我就覺得,因為有少數民族,因為有那些不同的文化,少數民族獨特的東西,所以讓新彊成為一個好有意思的地方,我非常自豪自己是新彊人,我覺得那些經歷對我影響很多,我想要以一個新的方式展示我的家鄉,讓更多人知道,由其是一般人對新彊印象的照片,都是那種很紀實類的,要不是草原,要不是沙漠;我想要展現的是另類的新彊,是針對每一個有意思的人,我所看過而觸發我靈感的事物。
尤其當時是我拍這組照片,我在修讀 Master of Professional Photography,當時其實我對 Fashion Photography 一邊學一邊萌生有很多問題,對 Fashion 本身的問題,對時尚攝影的問題,因為從小我長大的生活方式,High Fashion 離我很遠,我覺得我與奢華時尚之間失去聯繫,我想要找到,所以我從小時候看過的東西作切入點,像維吾爾族那種特別五顏六色的衣服。
少數民族也許不知道什麼是時尚,他們卻能善用他們僅有的東西,對色彩和造型的觸覺,混搭成有型的一件事,這對我來說是我的 Fashion。
來自新疆,會視這為一個優勢嗎?
我覺得這更像一個獨特的視角吧?我只是覺得這是我真正在乎的東西,全因為我長在一個多元化的民族之中。
到過紐約就學,當地跟中國對你攝影路分別有何影響?
大部分我的靈感也是來自我小時候的經歷,我怎麼在新彊長大,但是我在紐約真的可以將這些所有的東西實現,因為以前,我可以告訴你我喜歡藍色,我喜歡粉色,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在紐約,有一個非常自然的環境,它讓你 “be yourself” ,去找到你自己,因為你知道從小你在國內長大,你聽到最多的是不可以,不可以這麼穿,不可以這樣子的頭髮顏色。但你在紐約,”you can be whatever you wanna be”,我對自己好像有更加多的了解,一下子好像就找到了自己的攝影風格——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
關於攝影,你最享受還有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怕搞砸,每次拍之前都非常怕那個壓力;可是同時我卻非常享受前期進準備的過程,有 concept,跟別人來來回回之間的溝通,還有正在拍攝的時候你可以忘記所有東西,完全專注集中在這,然後你就覺得大腦在飛快的轉,我非常享受攝影本身整個過程。
能跟我們分享最印象深刻的工作體驗嗎?
有一次我回到新彊拍照,我從來沒有去過南彊,但是我爸爸媽媽都是在南彊長大,這次我去南彊的時候拍照今年三月份拍畢業照片的時候,看到了很多人,在此之前的另外一個旅程是去阿勒泰拍攝,因為當時是一個公路旅行(road trip),我完全不知道會踫上什麼樣的人,我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我想要拍什麼樣的照片,我不知道自己會去哪,我不知道自己去踫到誰,只有一合負責開車的司機、嚮導兼翻譯,那是一位哈薩克族的哥哥,然後一路上我們就在找人給我們拍。
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叫做黑河牧場,是不讓人進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就看見一個小胖子在路邊,特別可愛,因為一直在外面遊玩,所以整個身體都髒兮兮的,然後再往前開看見到一個老鷹停在路上,我就說我想要拍這個老鷹,然後最後才發現這個老鷹是小胖男孩家裡的一份子,所以最我們在他家住了一個晚上,就在它家裡跟隨了老鷹一整天。之前我不知道哈薩克族的人吃魚,但是他爺爺有一個自製的魚缸,非常非常的大,然後他帶我們去鈞魚,這個經歷真的非常的開心,讓我體會了很多。
最夢寐以求的合作團隊是?
我很想要跟一些新的媒體雜誌合作,讓你有更多創作的自由。最想要拍的明星,應該是 Dakota Fanning 吧,因為我很喜歡拍這種娃娃臉的女生。
最欣賞的攝影師是哪位?
Tyrone Labon和來自土耳其的攝影師Ruth Ginika Ossai。一開始看Tyrone Labon的照片,我不知道那是他拍的,然後當你重看他在2003年、2006年在 《iD》拍的照片,你就發現所有潮流都是由他開始的,他很有前瞻性,他當時在做沒有人做的事情,當時菲林照片尚未復興,可是近來又流行起來了。其實 CALVIN KLEIN 其中一輯大片也是由他掌鏡。
另一位土耳其的攝影師 Ruth Ginika Ossai,其實土耳其這個地方跟新彊很像,他也是結合了很多 穆斯林的中東元素,我很喜歡他,因為他和另外那個攝影師是讓普通人穿民族服裝潮流的先驅者。
Calvin Klein Campaign by Tyrone Labon
Calvin Klein Campaign by Tyrone Labon
攝影師在一個合作上的角色是?
攝影師在某程度上是在幫別人實現一個視覺的東西,其實在工作領域來說,像今天的合作,也是帶着一個概念來的,再加入自己的風格去幫人實現一個畫面,像二次創作,但是像平常我拍自己 personal project的時候,我就像一個畫家,像一個作家,這樣,照相機只是一個媒介,其實跟畫筆跟寫書是一樣的,還是表達自己吧。
近年中國時裝界有不少後起之秀冒出,發展越趨成熟,如何看中國內地的時裝景況和未來發展??
我覺得上海會是 The Next New York,這是肯定的。現在有很多很年輕的攝影師,很年輕的設計師很優秀,而且因為年輕人非常接受新的概念,好像比在國外更加誇張,所以開始是有一個瞄頭了,當然不能跟倫敦和New York比,因為它們本來有這個industry已經很久了,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的地方,每次有新的東西開始的都是最興奮的,而且現在中國攝影師都在找一個方式,好像要跟西方的審美說一個 “NO” ,因為以前我們中國大片拍出來都像在學習西方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不管是張家誠或者其他攝影師,他們都在尋找一個新的語言,在定義什麼是中國的審美。這是超級讓人感到鼓舞的,會慢慢的吸引其他人注目。近日我留意到《Dazed》 也有一個新的報導提及中國的攝影師,但一切還是有 long way to go,始終這些經典時裝品牌最後的 creative director 還是由西方國家的人掌管,不過我相信這是個過程,他日有一天也會隨時裝界的氣候有所轉變。
馬海倫
recommended reading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