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延禧攻略》裡以點唇的繪畫方式畫出來的「絳唇妝」才是最貼近古代的唇部妝容,那麼我們過往在其他宮廷戲中看到以紅紙作為唇膏的後妃不是從不存在。而以一張紅紙抿一下上色,應該是繪畫不了如此精緻的唇妝。


其實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所謂「抿紅紙」並沒有在任何古藉中記載,那個時候稱為口脂的唇膏大多裝在盒子內,以指尖沾上然後塗沫。白居易的《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就寫到:「朱脣素指勻,粉汗紅緜撲」,唇膏以指尖塗勻,至於胭脂已經發展到有粉撲的出現。而在《紅樓夢》中亦明確提到:「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而書中寫到的美妝品牌戴春林,到現在還是以盒子去盛載口脂。

而古裝劇中以紅紙作唇膏大概從50年代才出現,由50年代開始中國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市面上比較少有化妝品等奢侈品出售,女性拿喜慶時用的紅紙放在唇間抿一下上色,這便是唇膏。
最近Flesh Beauty推出了一本makeup flipbook,書中每張紙帶有顏色,可以用作唇色、腮紅、陰影等用途,薄薄的一本都出街補妝非常方便。但看到這一張張以紙形態呈現的化妝品就不其然會聯想到古裝劇的情景,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化妝方式竟不是沿自中國古代。


而Flesh Beauty也不是第一個發明makeup paper的品牌,MAI Couture就是一個所有化妝產品都是以紙張的品牌,由底妝粉底,到腮紅高光,全都靠一張紙完成。粉底紙就真的只能用作補妝使用,但腮紅和高光效果效果也不錯,相當自然,只是塗抹的範圍就不太好控制。而Laneige亦曾推出Lip Card,顏色選擇非常多,一張卡紙更可以使用三次以上。那些現代人對過去的幻想可能從不存在,但卻在這個距離千百年後的未來冷不防地實現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