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劉學成(成成)的工作室—乞泉齋已是一個尋寶探秘的過程。我站在乞泉齋的小門牌,四處張望不見入口,身後傳來拉起鐵閘的巨響,原來爬過一條狹窄樓梯的閣樓,便是成成的小天地—乞泉齋。為何叫乞泉齋呢?成成說一開始閣樓沒有水供應,時常要到對面舖頭拿水,所以戲稱工作室為乞泉齋。那裏的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成成一會兒在桌子上雕木,一個轉身可以在後方尋找紙雕塑作品,無數小收藏,譬如小印章、小工具、古籍、線裝書等等。成成形容自己的收藏方向:「我喜歡舊器物大都可以拿上手玩的,特別喜歡古工具,因其用途而產生的形態,就是現代人笑的『工具L』,當中的歷史痕迹、古樸的味道以及滄桑感。那些是無法複製的。」
《蔽日》
成成的母親喜歡畫國畫、寫書法、聽粵曲,耳濡目染下自自然然對中國傳統藝術感興趣。當同學沉迷漫畫、卡通片時,成成偏好逛摩羅街、遙望櫥窗內的文物古董、細看地攤上的夜冷舊物、拜師學藝做大戲。小時候曾經用紙砌成一個迷你四合院,「那是因為很想擁有,但又沒有資源,所以唯有自己造。」成成自小喜歡做手作,最初接觸藝術時,認為那是未知之境,「小時候對藝術家很有憧憬,喜歡看偉大藝術家的傳記,想過做作家、古物復修員、考古學家、中學時不停探索路徑,後來認為藝術是最自由的,慢慢把喜歡的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創作裏。」
古典的東西融入當代,其實是很困難的。「我不想做得表面,選擇了古典之美學、古典意境,中華文化有幾千多年歷史,譬如明代簡約線條、清代複雜、豐富的視覺效果、唐代比較花巧的美學,甚至是現時我們覺得有點像東瀛風格的效果。當代的美學觀念,也是源於歷史,不是一時一刻爆迸出來的。日本、台灣與韓國也保留了不少傳統中華文化,所謂東方美學觀很大某程建基於傳統中華文化。」
《巖封》
《墨儀》
早前於《走近荷李活道》聯展,成成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乞泉再工——避世錄》集中參考明末清初的美學觀,受到文房器具的啟發。如作品系列名稱所指,這一系列作品都是他避世創作的結果。2020年疫情爆發,他待在乞泉齋裏,閉關創作,以木為主要媒材,做了一系列雕塑。《走近荷李活道》嘗試把當代藝術介入古董店的日常環境和運作。成成參考傳統文房器物之形制,做了17件游弋傳統與當代之間的作品,一體兩面,像《巖封》裏的仿供石雕塑,恍如細菌,並插有幾根鋼線,如同球狀細菌,暗示疫情與避世。
《匣嶽》
舊木雕飾、宣紙、墨、塑膠彩等組成的《墨儀》置於真正的古物之中,與之對比,形貌之近,提醒傳統與當代沒我們想像般遠。最教人覺得神奇的是置於如壹藝術館的《憐心》及《峰月》。兩者分別並置於如壹藝術館的藏品當中,木雕塑《憐心》在佛像之間,毫無違和感,《峰月》的雕塑宛如供石,成成細說供石的種類:「供石有幾類,譬如靈璧石、太湖石、英石等。一開始的供石是天然的,石的形狀奇特,有些像黃山、動物又或花,放在文房裏,以供文人作清想及聯想。後來,供石有人工介入,譬如把太湖石拋進河裏,經過長年累月的水浪沖刷,再用大繩捆綁拿上來,放在園裏。我喜歡供石介乎於人工與天工之間,並非絕對自然,也非絕對人為。供石有種錯覺是全天然的,而人為落在不着痕迹的地方。我認為這一點和我的作品很像。」
成成的木雕作品時常出現貌似小山的蹤影,像置於明式黃花梨木盒內的樺木山石雕塑《匣嶽》外形酷似供石,細看才知那是木。小山立於盒內,既像被困,同時又如同落入失衡的立錐之地,好比香港現時不隱定的景況。「最初是因為我很希望書房能夠擺放供石,奈何那些真的供石實在昂貴,於是我興起自己造的念頭。我的木雕作品參考供石的外形,譬如《宋元石譜》——記載石頭的不同形態。」成成善於用不同的木,仿製供石形貌,譬如:紅酒箱木、卡板木等,木雕作品有一層層的組合,如同等高線。「那是因為木料的局限性,實木本身較貴,一個不大的正方形可能要千幾二千元,小時候做作品,不夠錢買材料。唯有另想辦法。我一層層疊起木板,塗上木膠,然後用G夾鉗將之夾實,成為立方體。成成選擇的,多為軟木,容易雕塑,也比較淺色,也暗示其實那些不是古物。而古物通常用硬木,譬如紫檀。」
《雲欄 》
不難發現,古代文人生活特別有雅興,尤其着重意境,除了文房四寶、印泥、鎮紙外,還有水滴、筆筒、臂擱等等。其中一樣與供石一樣,觀賞性強的還有插屏。插屏擺設窗前的案上,用以擋風或受陽光直射。通常,屏上多畫風景,以作聯想。成成的作品《靝靈》就是參考插屏的造型,以舊插屏木為底座,屏上的木雕,猶如懸浮的雲。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