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重新發現了『吃』的喜悅。」是張愛玲對當年二次大戰時她滯留香港大學的其中一個回憶。輾轉數十年輪流轉,香港人仍是以吃為喜悅,說穿了大部分人以吃到了、拍到了食物照片放上社交網頁為喜悅。反不及打仗時物資匱乏、糧食要配給因此才切切感受到可以滿足口腹之慾的難能可貴;戰火下小百姓艱苦至到處都看見衣冠楚楚的無業難民,用有限材料製成小吃,在街頭販賣,既可解他人之饞亦同時換兩餐糊口,但那是戰時。怎麼我卻看到現在香港隱隱有那種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的不安?而一 些人只知過度消費食物,製造大量廚餘;另一些則日常裹腹也負擔不起,遑論藉飲食補充體力填補不安,更不知道什麼是原汁原味。很多人花錢上餐館卻不會自己做飯,很多人大吃大喝卻不懂如何吃喝。自負盈虧就罷了,可惜他們的下一代得不到正確的飲食教育和影響,我們只能眼白白看着一歲小兒被iPad餵哺,小學生天天一日三餐吃外賣,少年人告訴我他從來沒吃過媽媽做的飯,真是見者心酸,聞者黯然。會得從最基本的人的需要入手去教育子女的父母我都特別敬佩,想想我們小時候怎樣在飯桌上學的食物來源和禮儀?
工作是天天做一頓午飯與預約參加者同吃,閒聊時會了解到一些他們的飲食背景和生活習慣,從他們帶來交換午餐的家中有剩食材中也看得出誰會做飯誰不,及至他們對選購食品的要求。我們間或會交換一些煮食心得,若有人問,我很願意告訴他某某菜式的做法,希望他或她回家真的會做給家人吃。我只懂做家常便飯便菜,連我都煮得到的就誰都會,我常常鼓勵媽媽們洗手作羹湯,孩子們永遠都記得媽媽菜最好吃,除非你真的沒天份沒興趣到連吃東西也不喜歡,那就不要勉強,因為做菜,先要對食物有很大的熱愛和尊重。我相信愛吃是一種遺傳,而愛吃就會煮,不一定煮得出神入化但一定自己吃得下。家中三代同堂又有願意為晚輩下廚的祖父母是兒孫之福,祖輩們吃過的味道和烹調方法,失傳得愈來愈快因愈來愈少人接班,當然某些食材也逐漸被主流淘汰,確實可惜。所以如果後生的向長輩學習做菜,認識各種食物的原始真貌,天然味道,那才是得到寶貴的家族遺產而且家家不同。而知道了掌握了原味的真諦,才會分辨什麼是人造味、加工味和弄虛作假味。知道一道菜的做法,才有資格去品評去挑戰。未吃到豬肉之前爭取去看豬跑,見過一隻活生生的豬才決定吃不吃它,而不是人云亦云,追趕潮流。
當然我是信奉「食神」的,多蒙眷顧從小到大嘗過不少美食,其實並不多珍饈海錯,反而是由家中長輩細心操持的廣東住家菜影響我對味道的要求至深,潛移默化。成年後能遇上很多同道吃貨,暢遊異國放心吃喝,又擴闊了我的飲食觸覺。羣吃的歡,獨食的爽我都同樣享受,現在還可以不枉進食多年,憑半吊子廚藝回饋地球,減少食物浪費,實在竊喜,吃的適量、吃的正確、吃的開懷,才是真正吃的喜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