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icon,時尚偶像,不止歌影視紅星,還可以是任何能夠散發時尚感覺的人物,譬如設計師、建築師、政治家、藝術家……還有作家。而身為Fashion icon 的作家,除了自身穿著風格突出之外,連字裏行間也能創造出一種時尚氛圍。
相比另一最重要的時尚媒介─電影的直接顯然易見,要靠讀者在腦海呈現的小說顯得迂迴隱晦。因為作家無法用直接的影像表現,只能以平實的文字描繪出感覺,難度更高。而香港有史以來最「時尚」的小說家,大抵是亦舒。
伊,用方塊字建構出一套屬於亦舒的時尚哲學、一份百分百的香港風格。
馬小姐一身打扮像嘉莉斯姬莉,凱斯咪羊毛衫,窄腳管褲子,一條大大的喧默斯絲巾搭在肩膀上
從1961年開始至今,倪小姐以310本小說和散文,奠定了她作為一代品味導師的地位。在資訊貧乏的七、八十年代,不少女士並非靠時裝雜誌學懂穿戴,而是從亦舒小說中學懂穿衣。中國大陸改革開始以後,她的小說更被視作小布爾喬亞品味聖經。
當初,15歲的亦舒以天才少女的形象橫空出世。中學畢業後,在《明報》當記者,然後邵氏電影的官方刊物寫訪問。少女時代的亦舒,不但憑小說和散文在文學界闖出名堂,而手帕交是大明星何莉莉、方盈、文學家西西。19 歲與藝術家早婚生子再離異後,跟當時最紅的男演員談戀愛,分手後獨自到英國負笈─有才情有 glamour 有戲劇色彩─沒經過一時無兩的鋒頭和跌宕,絕對寫不出「哭要一個人躲着哭,笑呢要全世界陪你笑」這種獨立堅強的豪情壯語。
少年時代的亦舒
1973年亦舒上《明周》封面
在亦舒之前,社會主流美德是省吃儉用實而不華;而在亦舒眼中,時代女性不但要物質豐盛更要精神虛榮。亦舒小說教育它的小資(及其wannabe)讀者,白恤衫要襯卡其褲或牛仔褲,隆重場合配一條愛馬仕絲巾或御木本珍珠鏈,毛衣要穿凱斯咪、大衣要銀狐……連坐飛機也要頭等艙,甚至必要時選私家病房。做任何事都要 in style,包括做愛─家明除了有俊臉和健軀外,還須穿 Lanvin 的恤衫。
左︰Kutchinsky Jewellery 「富家女聰慧說:『爹爹很寵媽媽,媽媽的珠寶都是辜青斯基的。』」——《喜寶》
右︰Chanel Jacket 「謝宏祖親自去看過鎖鎖。她穿戴整齊了出來見他,名貴的香奈兒時裝,御木本珍珠,一邊抽煙一邊微笑。」——《流金歲月》
左︰Guerlain Vol de Nuit「一次世界大戰,空軍深夜出擊,戀人依依不捨之情在香水中表露出來,所以叫『午夜飛行』。」 ——《午夜飛行》
右︰Hermès Kelly bag 「她高大白皙,挽着一隻嘉莉斯姬麗式手袋,腳上一雙斯文的密頭高跟鞋,打扮自有她的氣度,並不跟足時下瘋狂流行裝束。」—— 《圓舞》
除要身光頸靚物質享受之餘,亦舒更追求內在的學識修養。早年的女主角,不是唸英國文學就是比較文學,通曉中英法語,而她自己數十年來則有講不完《紅樓夢》、《花生》漫畫、拜倫的詩句和前/後拉斐爾的畫。當今世代才華洋溢的少年人不知道是多了還是少了,但虛榮的人肯定愈來愈多。然而,今人所欲滿足的虛榮,很多時只是潮鞋名袋貴衫,對時尚對背後蘊藏文史哲敬謝不敏,別說叫他們看張愛玲、曹雪芹和普魯斯特。
「而讓觀眾一眼發覺打扮得好的打扮,還真不算打扮得好,真正高的段數,是叫人看得舒服,輕描淡寫,不流汗。」《打扮》講究低調、優雅、清高、冷傲、有麝自然香的亦舒,如果生在以醜為美,靠 hype 搵食、以自我吹噓為榮,以膚淺無禮為尚,鼓吹 exhibitionism 的年代,可能只會默默無聞。
又或許,其實像亦舒這樣精神與物質同樣虛榮、喜愛時尚而又看透浮華的人,從來就不多。亦舒不是潮流,亦舒是一套理想。
左︰White Shirt + Khaki Pants「女生衣櫃打開來,起碼要有半打以上白襯衫,男生起
碼一打。」 —— 〈白襯衫〉
右︰Rolex Oyster Perpetual Watch 「燕妮戴一隻金錶帶的勞力士,燕妮是很神氣的,把脈的時候看着手錶,我們都笑她是廣告標準人選。」—— 《燕妮的愛》
左︰Tiffany & Co. Lamp「我們有一盞鐵芬尼染色玻璃紫籐圖案座地燈,
她一看就喜歡,叫我們設計一個起坐間。」——《乒乓》
右︰Black dress「在一個畫展遇見,她穿小小黑裙,頭髮束起,忽然轉過頭來,眼神與我相遇,該刹那我已看不到其他人,耳畔充滿嗡嗡聲,我知道這是她了。」──《潔如新》
Comments